生长环境
3 月中旬萌发,4 月上、 中旬开采, 属早芽种。10 月中旬休期 240 天左右, 幼树高生长能力强、顶端优势明显。 抗寒、抗旱能力强,较为耐肥。
形态特征
图片:福安大白茶
半乔木型,树型高大、主干明显,树高2.8 米,幅宽 2.7 米左右,主干直径 5 厘米,树姿半披张,枝条粗壮,分枝性较弱,二年生幼树,单株有效枝数 55.3 个,节间长。一年生幼树,叶长 8.1 厘米,宽 3.3 厘米,最长的 15-16 厘米, 最宽的达 5-6 厘米,锯齿明、叶面析,色深绿油亮,侧脉 8 对。花型尚大,花瓣 7-8 瓣,花丝粗壮,排列圆整,内外轮不明显、花粉正黄;花柱梢粗短,柱头 3 分叉,直立正常,分裂稍深、结实少。嫩梢淡绿肥壮, 茸毛尚多,一芽 三 叶 长 10.30 厘 米, 重 0.98克,混合梢重 0.37 克,芽梢伸长迅速、整齐,但芽数偏少。
培育技术
深垦改土,施足基肥
茶树是多年生深根作物,只有地下根部长得深而壮,才有地上树冠茂而密。所以培育速成高稳产茶园首先就是管好“土”的基础。试验园垦前是一块高低不平的杂草地,土壤结构差,肥力也差。开垦时全园深翻50厘米,定植前勇行重点深翻,定植沟宽50厘米,深80厘米,每亩施蘑姑肥200担,牛粪秆肥300,并摔施过磷酸钙3担,采用土、肥分层施,以防发热灼根。通过改土施基肥,提高土壤肥力,为茶树生长、根深叶茂创造良好的土壤基础条件。
合理密植,增加株数
速成高稳产茶园的形成与产量和单位土地面积上茶树群体积累有机质的能力关系密切,而群体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生长,在不同的种密度下,茶树个体所引起的任何变化都会影响到茶树结构的发展。故此,合理密植,以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是提前高产的一条技本。茶树市场上采用大行距80厘米,小行距30厘术,株距40米,双行双株,袜数近6000株。从茶树生长和产1 9 8 3年第三期量表现都很好,封行快、投产早、单产高,81年树冠复盖度为70%,82年达97%。春茶芽头密度为269个,一芽二 三叶,百芽重98克。绿叶层为30厘米,构成亩产618斤的茂密采摘面。
完整的福安大白茶培育技术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产量品质
产量较高,五年生茶树亩产鲜叶 261.78 公斤,为同龄福鼎大白茶的 142.73%。制白毫银针(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白茶)品质优异, 芽壮毫 显;制工夫红茶(中国特有的红茶品种)、条壮紧实、白毫多,色泽油润、香高、味浓醇,叶底肥厚红亮。 制烘青绿茶品质亦好。 鲜叶(一芽二叶)含茶多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 27.16%,咖啡碱4.56%。
经济性状
植株高大,属大叶种
自然生长情况下树高可达 435 厘米,树幅 27 0 x 240 厘米,主干明显,主干直径 9 厘米,属半乔木型。 分枝尚密,分枝高度 28 士 8·63 厘米,最低分枝高度 5~ 7 厘米,分枝角度 45。 树态半披展,叶片着生角度小略上斜,叶长 14·7 士 1·2 厘 米,宽 5·3士 0·7 厘米,为长椭园形,叶脉一般 8对,锯齿 37·6 士 6·4 对,叶缘微波,叶尖渐尖,嫩叶黄绿色,叶背茸毛较多,定型叶暗绿色,叶面平滑油亮。
新梢生长,迅速整齐
福安大白茶属早芽种,在海拔 600 多公尺的原产地一般 2 月下旬开始萌动,3 月下旬初可开采,比中芽种的本地菜茶(广东省传统地方小吃)开采期(茶树年生长周期中,第一批鲜叶的采摘日期)提早十三天左右。 自然生长情况下,新梢年生长二轮,第二轮梢的活动生长时间接近于头轮梢的二倍;在采摘情况下,新梢生长表现为 4~ 5 轮。新梢生育的集中性比较明显,整齐度显著高于当地菜茶。新梢生长速度比较突出,旬生长量为当地菜茶的 2·37 倍。 幼苗期生长迅速,有利快速成园,深受茶农喜爱。
完整的福安大白茶经济性状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注意事项
1、 福安大白茶是个耐肥的高产良种,植株高大,扎根深广,在土层深厚,土壤比较肥沃阴湿的缓坡地栽植尤 能发挥其速生、 高产、优质的种性优势。一 般山地茶园则要深翻 50厘米以上,定植前要挖深宽 各 40 ~ 60 厘米的定植沟,亩施巧 150 担以上的农家肥作基肥;基肥不足的幼龄期每年结合秋挖在茶行两侧轮流开深沟补施基肥,成园前要完成深翻改土工作,为建立高稳产茶园打好基础。
2、要注意种植密度。 福安大白茶树型高大,生长迅速,封园较早,不宜种植过密,行株距以 140 一 150cm x 30 ~ 40cm 双株单条或单株双条种植为宜。如需争取早期投产则可适当缩小丛距,而不宜减缩行距。
完整的福安大白茶注意事项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适栽地区
适栽地区:长江南北茶区。 栽培要点:应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种植。增加种植密度,适时定剪3~4次,促进分枝,提高发芽密度。及时嫩采。
产地分布
原产福建省安市康厝乡上高山村。主要分布在福建东部、北部茶区。广西、安徽、湖南、湖北、贵州、浙江、江西、江苏、四川等省区有栽培。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03-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