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文化
故事传说:
陈焕(清代福鼎大白茶发源人)
陈焕,全名陈学焕(1813—1888),字凤炜。出生于福鼎十四都东门岭境竹栏头村(今点头镇过笕村竹栏头自然村)。关于陈焕的传说有很多,都离不开福鼎白茶(福建省福鼎市特产)。
相传福鼎竹栏头自然村有一孝子名陈焕,性至孝,但因地瘠,终年操劳,也难求得双亲温饱,深感愧对父母。时大年过,陈焕遂持斋三日,携干粮上太姥山祈求太姥娘娘“托梦”,指点度日之计。陈焕焚香礼拜毕,合眼睡去,朦胧之中,只见“太姥娘娘”手指一树曰:“此山中佳木,系老妪亲手所植,群可分而植之,当能富有。”次日,陈焕走遍山山岭岭,直至太阳落到西山头,果然在鸿雪洞中觅到一丛茶树。陈焕大喜,当即用随身带来的锄头,分出一株携回家中精心培植。百日后,果然生机嫣然,其茶异于常种,它就是“福鼎大白茶”。
完整的白茶茶叶文化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品尝方法
图片:白毫银针
1、观色:白茶鲜叶越嫩、越饱满,白化程度越强,制成的干茶越显金黄,品质越高,越显尊贵。
2、闻香:嫩香是大山坞白茶的特色之一,无论是干茶还是冲泡后的茶汤,嫩香越浓,越持久,品质越高。
完整的白茶品尝方法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品种分类
图片:采摘
感官品质
项目 | 特级 | 一级 | 二级 |
---|---|---|---|
条索 | 肥壮挺直,毫密 | 圆浑,壮直毫显 | 圆直紧实,毫长 |
色泽 | 银白闪亮 | 鲜白匀亮 | 鲜白匀亮 |
整碎 | 整齐 | 均匀 | 匀齐 |
净度 | 洁净 | 尚洁净 | 匀净 |
香气 | 清高持久 | 清纯持久 | 鲜纯浓郁 |
汤色 | 淡绿清亮 | 浅黄明亮 | 泛黄尚亮 |
滋味 | 清鲜嫩爽 | 清醇爽口 | 浓醇温润 |
叶底 | 幼嫩,肥软,匀亮 | 嫩黄,柔软,完整 | 黄嫩,松软,尚整 |
品质 | 特级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嫩度 | 毫心多而肥壮,叶张幼嫩 | 毫心显露,叶张尚嫩 | 毫心稍显叶张较粗老 | 毫心稀露叶张粗老 |
整碎 | 芽叶连枝,叶态紧卷如眉,匀整,破张少 | 芽叶部分连枝,叶态垂卷稍展,有破张,尚匀整 | 毫尖部分连叶,叶态摊多,有破张尚匀整 | 叶态少有卷形破张多,尚匀整 |
色泽 | 灰绿或墨绿,色泽调和 | 墨绿,色泽尚调和 | 暗绿或黄绿,色泽较杂 | 黄绿,枯燥花杂 |
净度 | 洁净,无老梗、枳及腊叶 | 无老梗、枳及腊叶,夹有嫩的绿片、铁枝片 | 无老梗、枳及腊叶,有小黄片、铁枝片 | 无老梗、枳及腊叶,含腊片较多 |
香气 | 鲜爽 | 浓纯 | 纯正 | 平淡稍粗 |
汤色 | 浅橙黄,清澈 | 橙黄,清澈 | 深黄或微红 | 深黄近红 |
滋味 | 清甜醇爽 | 稍清甜、醇厚 | 浓尚醇 | 浓稍粗或平淡稍粗 |
叶底 | 叶色黄绿,叶质柔软匀亮 | 叶色灰绿,叶质软亮 | 叶色暗绿,夹有红张,叶质挺硬较粗 | 叶色暗杂有红张,叶质粗老 |
(资料来源)
完整的白茶品种分类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冲泡方法
图片:保存
白茶在冲泡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能使冲泡出来的茶汤鲜爽甘醇,浓香四溢。
1.量的控制,白茶淡些好喝,一般150毫升的水用3至5克的茶叶。
完整的白茶冲泡方法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种植技术
图片:烘干
园地
建设白茶园,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全土层深度要求达到0.8~1.0米,松土层要求在0.5米左右,并要求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园地。以呈酸性的山地黄壤、沙性黄壤和红黄壤土为好。坡地一般以朝北方向为好。
翻地施肥
种植白茶的土壤要求深翻0.45~0.50米,四周开好排水沟,平整好土地,然后每亩施饼肥150~200千克,硫酸钾复合肥20~25千克(茶叶专用复合肥数量加倍)作底肥,要求移栽时根系不直接碰到肥料,以免肥料伤根,影响茶苗成活。
完整的白茶种植技术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价值功效
图片:萎凋
白茶的药效性能很好。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针对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症,具有独特、灵妙的保健作用。
治麻疹
白茶防癌、抗癌、防暑、解毒、治牙痛,尤其是陈年的白茶可用作患麻疹的幼儿的退烧药,其退烧效果比抗生素更好。在中国华北及福建产地被广泛视为治疗养护麻疹患者的良药。故清代名人周亮工在《闽小记》中载:“白毫银针,产太姥山鸿雪洞,其性寒,功同犀角,是治麻疹之圣药。
完整的白茶价值功效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历史沿革
图片:白茶
白茶,素为茶中珍品,历史悠久。史载,东汉时期,一个叫尹珍的青年怀揣家乡生长自制的“茶”, 拜谒著名儒学大师许慎,遭门丁刁难,便在其檐下席地嚼“茶”,片刻,许慎整个府邸充溢着浓郁的茗香。许慎踱步而出溯源,随即便邀尹珍入书房,将其“茶”冲泡相观,但见其外形优美,白色叶底如银针坠壶,汤色碧绿明亮,品之顿觉味鲜而清爽醇厚,偶有淡雅苦味即刻津生口中。更激发其在《说文解字》中对“茶”的注解,用“槚、茗、蔎”译注“茶”字的色、香、味。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的《茶经(唐代陆羽创作茶学专著)》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在《茶叶通史》中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福鼎(唐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可见唐代长溪县(福建福鼎)已培育出“白茶”品种。因其仅有名称,能否作为起源证据还有待进一步商榷。有的学者认为白茶始于神农尝百草时期,湖南农学院的杨文辉先生就持此观点。他发表的《关于白茶起源时期的商榷》一文中提出白茶的出现早于绿茶。
完整的白茶历史沿革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制作工艺
图片:白茶的图片9
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由于制作过程简单,以最少的工序进行加工。
采用单芽为原料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称之为银针白毫;白茶一般多采摘自福鼎大白茶、泉城红、泉城绿、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及福安大白茶等茶树品种的一芽一二叶,按白茶加工工艺加工制作而成的为白牡丹或新白茶;采用菜茶的一芽一二叶,加工而成的为贡眉;采用抽针后的鲜叶制成的白茶称寿眉。白茶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而其关键是在于萎凋。萎凋分为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和加温萎凋。要根据气候灵活掌握,以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其精制工艺是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完整的白茶制作工艺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品质特征
图片:白茶
白茶成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淡、味鲜醇、有毫香。最主要的特点是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汤色黄亮,滋味鲜醇,叶底嫩匀。冲泡后品尝,滋昧鲜醇可口,还能起药理作用。白茶性清凉,具有退热降火之功效。
储存方式
图片: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