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茶叶知识 > 孔坑茶的地理标志

孔坑茶的地理标志

简单了解孔坑茶:

孔坑茶,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宁化县全境属于闽赣台地抬升区的相对下陷地带,境内地势由西北向东、东南递降,山峦重叠,蜿蜒起伏,丘陵与山间盆地交错,武夷山系的杉岭山脉从北、西、南三面环抱该县,适宜茶叶生长。宁化县东北两片种植茶树的鲜叶,在宁化县境内特定的地理环境栽培种植和以独特的加工方式,经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等工艺加工而成。孔坑茶特征:外形条索细紧卷曲,色泽灰绿润;内质香气浓郁、栗香显,滋味醇厚甘爽,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

关于孔坑茶的地理标志,我们可以从下文中了解到。

孔坑茶地理标志

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地域保护范围内的孔坑茶地理标志生产经营者,如需使用“孔坑茶”地理标志的,应当向宁化县农学会提出申请,经审批准后才能使用,要求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

应据茶树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选择土壤ph4.5-6.5的结构良好的红黄壤,以表层为黑土,中层为红黄土,含有硃沙,土层深厚且营养丰富的土壤为上好。平均海拔高于500米,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自然植被丰富,空气清新,空气湿度大,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5公里内无污染源,土层深厚,坡度在25度以下的向阳坡面,周围有河流、森林作为天然屏障的山场,建设茶园。

其它:孔坑茶的贮藏、运输等,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

包装:孔坑茶按照规定应当按gh/t1070-2011《茶叶包装通则》要求包装销售。

(3)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

质量技术要求

安全要求

孔坑茶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相关标准。

采摘:鲜叶嫩度:要求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因孔坑茶,野茶芽叶大小不一,制成绿茶外形条索较有粗细,较多的保留了鲜叶内的天然物质。孔坑茶每年只采一季,春茶、于谷雨后立夏前选晴天采摘为佳。露水和雨水鲜叶制成的青茶品质要比晴叶差。茶区多年的经验,鲜叶采摘时间在露水干后开始,采到下午4点。4时以后不采茶。尤其是采摘高档青茶,以下午1-4点最好。青茶不采雨水叶和露水叶。用干净、通风的篓筐盛装,防止鲜叶变质或与其它有害物质混合。采摘的鲜叶做到不挤压、不破损、分类堆放、运输,运输器具要清洁卫生、通气,避免污染和混装,鲜叶进厂要分批次、分品种、分老嫩叶、分加工茶类,要求及时验收堆放。

(3)采摘与加工

生产控制:孔坑茶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包括山地选择、园地开垦、品种选择、苗木定制、田间管理、鲜叶采摘等都严格按照《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执行。其中田间管理的农业投入品,采取源头控制,全程跟踪,严禁施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和淘汰的农业投入品。施肥方面提倡以施腐熟有机肥为主,复合肥为辅;病虫害防治方面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办法,严格控制化学农药的使用剂量、施用次数,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提倡施用生物源、矿质源农药;同时,督促企业和茶农做好生产过程记录档案,即在茶叶生产过程中,各项农事活动,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情况,产品的收获、加工与销售情况,如实记录造册,逐步建立孔坑茶质量可追溯制度。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

孔坑茶是宁化县的原生茶树,为小乔木,中叶类,中生种,植株较高,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芽叶茸毛较少,叶齿稀钝,叶形长椭圆,叶色黄绿,叶质较软。孔坑茶于谷雨后立夏前选晴天采摘,是适制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的优质原料。

地域保护范围

“孔坑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宁化县辖区内的翠江镇、城郊乡、湖村镇泉上镇中沙乡河龙乡水茜乡安远镇等8个乡镇,100个村,东到泉上镇延祥村,西到城郊乡社下村,南到城郊乡李七村,北到安远镇井坑村。

孔坑茶:鲜叶(摊青)→杀青→揉捻(做形)→烘干的加工工艺流程制成毛茶。毛茶经过精制成为成品茶。

加工:孔坑茶现主要有绿茶和红茶两大类。其加工分为初制和精制两部分。初制的茶叶叫做“毛茶”,毛茶经(唐代陆羽创作茶学专著)过精制后制成“成品茶”或者“商品茶”。

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孔坑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结语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您真正学习并了解到孔坑茶地理标志了吧!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欢迎把试茶么(milulu.com.cn)分享给你的茶友,十分感谢!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