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情况
图片:普陀佛茶—泡后中文名
2017年,普陀佛茶(用于佛事活动的茶)(浙江省舟山市特产)产量在1500千克左右,观音红茶的产量预计将超2500千克。
2018年,普陀区春茶产量19.94吨,产值821万元,其中名优茶7.44吨,产值721万元。
完整的普陀佛茶生产情况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产地环境
图片:普陀佛茶—干
土壤地貌
舟山地貌类型为海岛丘陵,多数岛屿在200米以下。最高峰为桃花岛对峙山,海拔544.3米。岛屿的地貌构造为高丘—低丘—平原—滩涂—海域,以舟山岛最为典型。高丘(300—500米),占6%,坡度在30—40度,土层薄,多裸岩;低丘(50—300米),占61%,地势低缓,土层较厚,红壤发育,边缘海蚀地貌发育;平原占30%,主要是海积平原,少部分为海积、冲积共同作用形成的平原,发育水稻土。海岸以淤泥质为主,基岩次之,沙质、砾质占少数。前者分布在群岛内侧,以2—3‰的坡降向海域延伸,形成广阔的潮间带,基岩海岸分布在小岛四周及各岛的岬角,海蚀地貌发育。
水文情况
舟山市水文情况复杂,境内无大水系,地表水系不发育,多源自丘陵腹地,呈放射状蜿蜒入海。水系受海岛规模影响,流程短,汇水面积小,受暴雨影响,水位暴涨暴落,易引发山洪等自然灾害。海岸潮汐属不规则的半日潮,潮流以往复流为特征,涨潮流向西,落潮流向东,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海水的潮汐及台风巨浪作用对岛屿海滨的影响较大,尤其是潮间带地段。
完整的普陀佛茶产地环境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产品特点
图片:普陀佛茶
品质特性
普陀佛茶为产于浙江舟山群岛的普陀山,又名普陀山云雾茶、凤尾茶。优质普陀佛茶外形“似螺非螺,似眉非眉”,色泽翠绿披毫,香气芬芳,茶汤味道清醇爽口,又因其似圆非圆的外形也略像蝌蚪,故也称“凤尾茶”。普陀佛茶冲泡后青翠香洁,初品滑润蕴玉,味醇宜人;再品滋味清馥,茶香圆融;三品可渐觉齿颊含芳,香清韵足,回甘绵长。
质量分级
根据感官评定,普陀佛茶按质量等级分三个级别:特级(一等、二等)和一级、二级。各级茶叶感官品质要求应符合表a.1的规定。
级别 | 外形 | 香气 | 滋味 | 汤色 | 叶底 | |
特级 | 一等 | 似螺似眉、茸毫披露、匀净、嫩绿 | 清香持久 | 鲜嫩爽口 | 嫩绿明亮 | 幼嫩成朵、嫩绿、明亮、匀齐 |
二等 | 似螺似眉、茸毫披露、匀净、嫩绿 | 清香持久 | 鲜嫩爽口 | 嫩绿明亮 | 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匀净 | |
一级 | 条形卷曲、显毫、尚匀、绿翠 | 香高持久 | 尚鲜醇 | 尚绿明亮 | 细嫩显芽、绿、明亮、尚匀 | |
二级 | 条形卷曲、略显毫、尚匀、绿润 | 香高 | 醇和 | 绿亮 | 尚嫩显芽、少明亮、尚匀 |
完整的普陀佛茶产品特点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获奖/荣誉
普陀佛茶先后多次在国际、中国国内茶博会、农博会上获金、银奖,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浙江省杭州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茶文化专题博物馆)收藏。
1915年,普陀佛茶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
完整的普陀佛茶获奖/荣誉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普陀佛茶的地理标志保护的区域范围为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的城东街道、环南街道、解放街道、昌国街道、盐仓街道、临城街道、白泉镇、干览镇、马岙镇、小沙镇、岑港镇、双桥镇、金塘镇、北蝉乡;普陀区的沈家门街道、东港街道、勾山街道、展茅街道、朱家尖街道、桃花镇、六横镇、登步乡;岱山县的高亭镇、东沙镇、岱东镇、岱西镇、衢山镇、秀山乡。
质量技术要求
生产技术要求
1、苗木基本要求
完整的普陀佛茶地理标志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历史渊源
图片:普陀茶园
普陀佛茶生产历史悠久,普陀山种茶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或五代十国时期,据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记述:“普陀老僧,始余小白岩茶一裹,叶有白茸,论之无色,徐饮觉凉透心腑”僧曰:“木岩茶至上、六后,专供(观音)大士,僧得啜者寡矣”。《浙江通志》引《定海县志》记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普陀佛茶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
清朝光绪年间(1875—1908年),普陀佛茶被列为贡品。
完整的普陀佛茶历史渊源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