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茶叶大全 > 绿茶 > 宝洪茶

宝洪茶

第一印象:宝洪茶是云南特产的绿茶。
内容概述:
宝洪茶

宝洪茶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原产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是云南唯一的小叶种茶。据《中国茶经》的记载,宝洪茶由唐代由宝洪寺开山和尚引种,明清年间最为昌盛,已传承千年。宝洪茶外形扁直平滑,形似杉松叶,隐毫稀见,色泽绿翠,香气高锐,味浓鲜爽,汤色黄绿清澈,叶底肥嫩成朵。

宝洪茶炒制方法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回潮、煇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掳、抓、扣、揿、压、推、磨八种。

自然地理

宝洪茶

图片:宝洪茶

产地分布

宝洪茶(云南特产的绿茶)产于云南省宜良县城西北5公里外的宝洪寺,茶树多分布在宝洪寺四周的宝洪山上。

生长环境

气温
宝洪山海拔1000米,常年平均气温16℃,海拔1000米以上,低于14℃,7月份平均气温20.2℃,1月份平均气温221℃,春秋气温凉爽温和,4月和10月平均气温分别为15.4℃、16.7℃。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平均初霜日为11月5日,终霜日为3月29日,稳定通过10℃的初日为4月15日,终止于11月4-9日;≥0℃积温为5085-5500℃;≥10℃积温为4384-4750℃。

完整的宝洪茶自然地理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茶叶文化

民俗谚语
屋内炒茶院外香,院内炒茶过路香,一人泡茶满屋香。
此谚语引自《中国茶经(唐代陆羽创作茶学专著)(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1992年05月第1版)茶类篇所载《宝洪茶》专文。

完整的宝洪茶茶叶文化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品茗指南

采摘宝洪茶

图片:采摘宝洪茶

冲泡方法

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物质溶出比例和香气成分挥发的重要因素。水温低,茶叶滋味成分不能充分溶出,香味成分也不能充分散发出来。但水温过高,尤其加盖长时间焖泡嫩芽茶时,易造成汤色和嫩芽黄变,茶香也变得低浊。而且,煮水时水沸过久也加速水溶氧的散失而缺乏刺激性,用这种水泡茶时,茶汤应有的新鲜风味也受到损失。
现代科学证明,茶水比为1:50时冲泡5分钟,茶叶的多酚类和咖啡因溶出率因水温不同而有异。水温87.7°c以上时,两种成分的溶出率分别为57%和87%以上。水温为65.5c时,其值分别为83%和57%以上。

完整的宝洪茶品茗指南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储存方法

宝洪茶应该存放于干燥,无异味,低温的环境下,拆封后要及时的把它包好存放,以防茶叶的香味流失,影响茶叶品质。
1.瓦罐储茶法:此法古代就有.明人冯梦祯<快雪堂漫录>云:"实茶大瓮,底置箬,封固倒放,则过夏不黄,以其气不外泄也."茶叶含水量不能超过6%.可用生石灰除湿.具体操作方法同石灰块保存法。

完整的宝洪茶储存方法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价值功能

宝洪茶

图片:宝洪茶

主要成分

宝洪茶中主要含有蛋白质19.1%、氨基酸4.7%、茶多酚25.04%、咖啡碱4.75%、维生素0.82% 。

保健功能

宝洪茶性寒,贮藏1~2年后的陈宝洪茶有清火解热明目、清热、治头痛、治感冒、去毒疮、消除紧张等的药理功能。

获奖/荣誉

宝洪茶于2011年7月25日选送茶样参加2011年8月上旬在日本举办的第三届“2011世界绿茶评比大会”。经过大赛评审,宝洪茶获得金奖。

历史发展

宝洪茶

图片:宝洪茶

历史记载

宝洪茶的历史,始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武夷茶罢贡后,到咸丰年间(1851-1861)贡茶(古代中国朝廷用茶)制度终结。历经两个朝代几十位皇帝。是历史上十余处贡茶中最长的。“唐、宋史志,皆云寿州产茶,盖以其时盛唐、霍山隶寿州、隶安丰军也”。今土人云:寿州向亦产茶,名云雾者最佳,可以消融积滞,涤除沉菏,可见宝洪茶是唐代以来就为人所知的名茶之—。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其著《农政全书》中称“宝洪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明代陈霆其著《雨山默谈·卷九》 (1539)称:“宝洪茶为天下第一。有司包贡之余,例馈权贵与朝士之故旧者”。明代大学者李东阳、箫显、李士实三名士玉堂联句《咏宝洪茶》 :“七碗清风自里边,每随佳兴入诗坛。纤芽出土春雷动,活火当炉夜雪残。陆羽旧经遗上品,高阳醉客避清欢。何时一酌中霖水?重试君漠小风团!”其外,明代名著《金瓶梅》 、清代名著《红楼梦》均有宝洪茶记述。

完整的宝洪茶历史发展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选购技巧

宝洪茶别名

图片:宝洪茶别名

(1)宝洪茶具有特殊的天然花香味,抓把鲜叶一闻,都能感到清香四溢,这种香味既厚重浓郁又醇朴自然,刺激性不强烈,大家都能接受。
(2)宝洪茶的外表面会产生一些焦点,在作形时较难压扁成形。外形不及外省一些扁炒型青茶的外形美观。

加工工序

宝洪茶

图片:宝洪茶

采摘

宝洪茶采摘精细,具有开采早,采期短,采得嫩三大特点。每年雨水节令时开采,清明前五至十天采摘结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采回的鲜叶薄摊在竹簸箕内,摊放3~5小时,使其散发部分水份。去除青草味气,便于炒制。

炒茶

宝洪茶炒制方法主要工艺分杀青、摊凉回潮、煇锅三道工序。炒制手法有抖、掳、抓、扣、揿、压、推、磨八种。炒制时根据鲜叶老嫩、含水量高低成形程度灵活变换,因势呵成。

完整的宝洪茶加工工序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栽培技术

宝洪茶树

图片:宝洪茶树

育苗技术

母本树的选定及管护
根据宝洪茶品种的特征特性,选择叶片卵圆形、光泽度好、叶片肥厚、边缘锯齿状浅的茶树做母本树。选定的母本树冬季进行苔刈更新,株施腐熟农家肥5千克、普钙0.5千克、复合肥0.2千克后浇透水。春茶萌发前15天,株施尿素0.2千克、浇透水促使新梢萌发。在春茶采摘期间母本树严禁采茶,母本树在采穗条前15-20天摘除顶芽以控制顶端优势,促使枝条成熟,萌发腋芽。

移栽技术

直接影响茶苗的成活率、长势、投产时间和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在栽后的当年8月至次年6月主要是保证茶叶根系生长所需水分,以保成活。6月进入雨季后,及时除去地膜,结合除草浅耕5㎝-10㎝,使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生长。主枝高度达40㎝时进行摘心,促使侧枝萌发扩大树冠,侧枝长达30㎝时进行摘心,通过多次摘心扩大蓬面,每次摘心后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补充生长所需养分。进入8月是茶树生长的第二次高峰期,在透雨后进行土壤施肥,每亩施普钙100㎏、复合肥30㎏混拌后穴施,以确保茶树生长需肥。10月后,茶树生长缓慢,叶片老化,以加强中耕除草和病虫防治为主要工作。施用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病虫害。移栽后1年每株茶树枝条可达5-8条,新梢普遍长30厘米蓬面达30厘米。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