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设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博士后流动站:园艺学、植物保护
二级学科博士点:茶学
二级学科硕士点:农业经济管理、产业经济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园艺、植物保护、农村与区域发展、食品加工与安全
教学建设
教学概况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在籍博士生11人,硕士生44人,在站博士后1人,来自全国各高校的联合培养学生7人。硕士研究生回所期间的研究助理津贴标准不低于1530元/月,博士研究生不低于2730元/月。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二学期在北京研究生院进行课程学习计划制定及主要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中期考核前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学分不少于28学分。课程60分及格,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第三学期开始回所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实施及部分课程学习。在回所后的三个月内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和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要求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在中国核心刊物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有关的文章。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第一学期在北京研究生院进行课程学习计划制定及主要课程学习。博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要求中期考核前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学分不少于13学分。课程60分及格,考试成绩合格方可获得学分。第二学期开始回所进入实验室进行毕业论文实施及部分课程学习。在回所后的三个月内完成文献综述报告和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研究生在申请论文答辩前要求以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发表1篇以上(含1篇)sci或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选核心期刊目录”的高水平中文学术论文,或在中文核心刊物发表2篇以上论文(含2篇),累计中文影响因子2.0以上。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 姓名 |
---|---|
所长、党委副书记 | 姜仁华 |
党委书记、副所长、纪委书记 | 江用文 |
副所长 | 鲁成银 |
阮建云、王新超 |
历任领导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时间 |
---|---|---|
蒋芸生 | 所长 | 1958-09~1965 |
吴胜义 | 支部书记 | 1958-09~1960-04 |
赵学廉 | 总支书记 | 1960-04~1963 |
刘家坤 | 所领导小组组长 | 1979-10~1981-10 |
赵荣和 | 代总支书记 | 1963~1965 |
林长根 | 第一副所长、总支书记 | 1965-05~1967,1965~1967 |
曹道恕 | 支部书记 | 1971~1979-11 |
沈芸 | 所长 | 1980-08~1983-09 |
党委书记 | 1980-07~1984-06 | |
胡海波 | 所领导小组副组长 | 1979-10~1981-10 |
程启坤(原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 | 所长 | 1983-09~1984-05,1994-08~1998-11 |
党委书记 | 1984-06~1996-11 | |
陈宗懋 | 所长 | 1984-05~1994-08 |
王运浩 | 所长 | 1998-12~2000-12 |
党委书记 | 1996-11~2000-12 | |
陈叙达 | 党委书记 | 2000-12~2007-08 |
陈直 | 党委书记 | 2007-08~2013-04 |
姜仁华 | 党委书记 | |
杨亚军 | 所长 |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十五”期间(2001~2005年),研究所首次将茶叶研究内容列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资助,研究成果列入国家计委农业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项目。争取到各类项目138项,其中主持国家“863”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十五”攻关课题1项和子课题1项,国家计委产业化项目1项,科技部基础性专项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3项等。项目合同总经费5342万元,约是“九五”项目总经费的5倍。
“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重点扶持茶树种质资源等八个优势研究方向,新培育茶叶信息技术和茶业经济二个研究方向。前三年争取到63个项目支持,主持国家“863”计划专题课题(探索导向类)2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1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重点项目1项,农业部“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学技术”重大项目1项,农业行业公益性研究专项1项,国际商品共同基金国际合作项目1项等。合同经费达8363万元,是“十五”项目经费的1.5倍。
2013年,研究所推广中茶108、中茶302等新品种1.77万亩,推广茶树害虫绿色防控、数字化诱虫色板等新技术3.3万亩,推广茶毛虫(黄毒蛾属的一种昆虫)、茶尺蠖(昆虫纲动物)病毒杀虫剂等生物农药8.1万亩,推广水溶性替代农药2.4万亩。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共承担各类课题767项,获奖成果107项;出版各类著作100多部,茶学sci论文和发明专利数在全国茶学研究教育单位中名列前茅。制(修)定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27项,行业标准65项。
期刊专著
学术期刊
《茶叶科学(中国茶叶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
《茶叶科学》1964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茶叶学会主办,是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全国性茶叶学术期刊。主要报道最新茶(春季采摘的头几批鲜叶)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化、机械、技术经济、综合利用及医用保健等。该刊是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a、cabi等收录,多次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的项目资助。
《中国茶叶》
《中国茶叶》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办,主要报道茶叶生产、科研、流通、经贸、教育等领域的实用技术、先进经验、最新研究成果和 新方法,以及茶文化、茶与健康、茶叶基础理论、学术动态等。主要栏目有政策法规、专题综述、产业论坛、经济管理、质量安全 、试验研究、技术指南、基层园地、历史文化、文献摘要等。获得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浙江省期刊协会、浙江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优秀期刊奖,1997年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 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双效期刊。
《生物技术进展》
《生物技术进展》是由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生物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学术期刊,于2011年7月创刊,双月刊。2015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在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全文收录。该刊围绕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学、基因组学等基础研究,刊载生物技术在农、林、畜牧、兽医、食品、工业、医药、生态与生物安全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和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热点观点、进展评述、权威期刊、研究论文、资讯传递、技术与方法、产业动态等。
学术专著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主编或组织编写了多部茶叶专著,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中国茶经(唐代陆羽创作茶学专著)(1992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名茶志(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茶树栽培学(2008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铁观音》《龙井茶(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图考》《中国茶叶大辞典(2008年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有机茶(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生产与管理技术问答》《中国茶书选辑》《云南普洱茶》《中国名茶图谱(2007年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国茶馆鉴赏》《无公害茶叶(在无公害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茶叶)生产关键技术百问百答》《普洱茶》《茶论》《茶树病虫无公害防治技术》等。
获奖/荣誉
2008年,根据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下发的浙江省文明单位的复评结果,继续保留“浙江省省级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研究所标识由深蓝、绿、灰白三个颜色的半环形环状图案组成,半环形纤细、两端为尖状,与茶叶形态相符。右侧开口处为研究所英文简称“tri”。
文化精神
所训:和、敬、信、廉
和、敬、信、廉的所训暗合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四规),所训体现的精神为“和衷共济、团结协作;敬人感恩、乐业奉献;信诚为先、严谨务实;廉俭从业、品行方正”。
科研条件
设施资源
仪器设备
截至2010年8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拥有69台大型仪器设备。
icp | 2d蛋白质电泳仪 | 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 | 施肥管理系统 |
iris/ap等离子体光谱仪 | geldoc 2000凝胶成像系统 | 中压制备色谱仪aktabasic100 | 昆虫触角电位仪ead |
lc-10avp液相色谱仪 | trace dsq gc/ms | 气相色谱仪gc6890 | 气相色谱仪7890 |
gc-17a气相色谱仪 | lc-10avp液相色谱仪 | 200l中试设备 | 毛细管电泳仪p/ace mdq |
m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gc6890 | 膜中试设备 | 碳氮元素分析仪vario max cn |
ifs28/n近红外分析仪 | gc6890 | 超滤、反渗透设备 | 连续流动分析仪skalar san |
uv-2401pc紫外分析仪 | vario凝胶净化系统(gpc) | 液相色谱仪agilent 1100 | 气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仪300-ms |
600e凝胶色谱仪 | 冷冻真空干燥仪bt4kzl | 昆虫触角电位仪gc-2010-cs55-saii-2 | 快速溶剂萃取仪ase200 |
mars5微波消解仪 | 生物显微镜leica dm4000 | 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nd-1000 |
gc-14c气相色谱仪 | 高速大容量离心机avanti j-301 | 混合碾磨仪mm301 | pcr仪ptc-0200g |
pe gc8500气相色谱 | 离子色谱仪ics-2000 | 信息素诱虫自动记数仪ftr-d001 | pcr仪ptc-0220g |
样品粉碎机 | 基因枪bio-rad | 鲜叶流量计rk | 生物蕊片扫描仪genepix 4000b |
fts-btd冷冻干燥机 | 蛋白质双向电泳系统bio-rad | 自动加压揉捻装置j-60 | 荧光定量pcr仪 |
leicamz-12.5体视显微镜 | 多通道凝胶成像系统fluor chem | 快速气体分析仪4200 | 气相色谱仪(电子鼻) |
mj ptc-220 pcr基因扩增仪 | 气/质联用仪gcms-2010 | 离子色谱自动进样器ics-2000 | 气质联用仪 |
milliq 超纯水系统 | 气相色谱仪gc-2010 | 冷冻干燥设备 |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
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液/质联用仪agilent 1100 ion trap | 中压制备色谱自动进样器ge akttabasic 100 | 双道原子荧光光度计 |
馆藏资源
截至2010年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料共计40700多册,其中中文图书15000多册、外文图书4100多册、工具书1600多册;外文期刊277种、中文期刊230余种,茶叶期刊30多种。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94个数据检索资源。
中国知网系列全文数据库 | science | american society of plant biologists journal |
中国知网统计年鉴数据库 | society for general microbiology | american society of tropical medicine and hygiene journal |
万方数据 | springer:chinese library of science | the berkeley electronic press journal |
万方标准数据库 | springer:journals | botan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万方专利数据库 | springer:russian library of science |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database |
国研网 | taylor & francis:expert opinion | cshl online journals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 taylor & francis:landes bioscience | csiro publishing journals |
方正apabi电子图书 | taylor & francis:st journals | ec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s online |
茶叶专利数据库 | american society for nutrition journal | future science group journals |
cab abstracts | wiley online library | genetics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
engineering index compendex web | cab compendium | igi global journal |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 cabi plus | iop publishing journals |
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conference proceedings citation index | the 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 ios press journals |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 | emi-passport economies & consumers | the maney publishing online journals |
scopus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 mary ann liebert, inc. journal |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 multi-science publishing co. ltd. journals |
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 nrc research press online journals |
american society for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 world bank e-library | portland press ltd. |
american society for microbiology | springer:protocols | project hope journal |
annual reviews | elsevier-advances系列电子丛书 | 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 journals |
bioone | springer电子图书 | rapra technology limited journal |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 cabi ebook | the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journals |
elsevier:sciencedirect | proquest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 the royal society online journals |
elsevier:sciencedirect | acsess | tair |
emerald | agricultural institute of canada | water environment federation |
journal storage | allen press journal | biomed central |
nature | american association on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 doaj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american institute of bi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 | highwire press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 | j-stage |
proquest agriculture and biology journals | american society of neuroradiology journal | plos |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american society of animal science | scielo |
sage |
科研部门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国家改良中心1个、国家农作物种质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加工分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台站1个、农业部野外台站1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台站1个、研究所研究中心7个;建有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1个、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下属茶叶检验机构)1个。
国家改良中心:国家茶树改良中心
国家农作物种质圃:国家种质杭州茶树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加工分中心:国家农产品加工研发中心茶叶加工分中心
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
国家野外台站:杭州茶树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农业部野外台站:农业部杭州茶树资源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科学院野外台站:中国农业科学院杭州茶树资源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研究所研究中心: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中心、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茶叶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茶叶质量认证发展研究中心、茶业经济与信息研究中心、农产品质量安全研究中心
人员编制
据2016年12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共有正高级职称人员23名、副高级职称人员41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1名、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4名;拥有浙江省“151”人才28名,中国农科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2名、三级岗位杰出人才7名;拥有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个;研究所4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109人,拥有博士生导师7名、硕士生导师32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陈宗懋
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杨亚军
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韩文炎、江用文、杨亚军、尹军峰
中国农科院二级岗位杰出人才:阮建云、杨亚军
中国农科院三级岗位杰出人才:陈亮、韩文炎、江和源、林智、鲁成银、肖强、尹军峰
浙江省“151”人才:陈亮、成浩、付建玉、傅尚文、韩文炎、江和源、江用文、姜仁华、林智、刘守安、吕海鹏、马春雷、马立锋、阮建云、石元值、舒爱民、孙晓玲、唐美君、王丽鸳、王新超、韦康、肖强、许勇泉、杨亚军、姚明哲、尹军峰、袁海波、张新忠
团队名称 | 团队首席科学家 |
---|---|
茶树资源与改良研究团队 | 成浩 |
茶树绿色栽培技术研究团队 | 阮建云 |
茶叶质量安全检测团队 | 刘新 |
茶叶加工工程团队 | 林智 |
历史沿革
1956年6月,由国务院科技规划委批准筹建。
1958年5月,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
文革期间,研究所处于“留守”状态。
1981年,研究所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7年,研究所开始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1994年,研究所开始独立培养博士研究生。
19世纪60年代起,研究所开始“南茶北移”的实验,先后派遣吴洵、殷坤山、虞富莲、夏春华等一批栽培、植保、育种和加工专家,深入山东日照、青岛等地,提出适应当地环境气候条件的一整套茶树栽培管理措施。
2001年6月,浙江省编办批准加挂“浙江省茶叶研究院”牌子。
2002年10月,转为科技型企业,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管理。
2003年8月18日,国家农业部批复,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组建国家茶叶改良中心。
2004年2月,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成立。
2005年6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室挂牌成立;年底,研究所获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建立“农业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2006年11月,由研究所牵头,联合浙江大学、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等核心单位组建的“浙江省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启动。
2008年2月,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通过双认证评审;8月,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启动。
2010年3月,研究所参与联合组建的安吉白茶(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特产)研发中心揭牌成立。
2013年,研究所入选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单位,茶树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等6个团队入选院科技创新工程试点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