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茶叶知识 > 鹿苑毛尖的茶叶文化

鹿苑毛尖的茶叶文化

简单了解鹿苑毛尖:

鹿苑毛尖,属黄茶类,产于湖北远安县鹿苑寺。鹿苑茶品质独具风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誉为湖北茶中之佳品。

鹿苑毛尖,由湖北茶农创制于宋代。外形条索环状(环子脚),白毫显露,色泽金黄(略带鱼子泡),香郁高长,滋味醇厚回甘,汤色黄净明亮,叶底嫩黄匀整。鹿苑茶品质独具风格,芬芳馥郁,滋味醇厚,被誉为湖北茶中之佳品。早在清代乾隆年间,就选为贡茶。

关于鹿苑毛尖的茶叶文化,我们可以从下文中了解到。

鹿苑毛尖茶叶文化

鹿苑毛尖的茶叶文化

闷堆工艺研究
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研究了揉捻时间、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鹿苑茶(一种黄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茶多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和叶绿素含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而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对蛋白质、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影响不显著;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之间两两交互作用对叶绿素含量影响较大;茶多酚和叶绿素含量随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应用l*a*b*表色系统描述干茶和茶汤色泽,随着茶叶含水量、闷堆温度和闷堆时间的增加,干茶和茶汤a*为负值,均呈上升趋势;干茶和茶汤b*均为正值,茶汤b*呈增加趋势,干茶b*变化趋势不明显。结合感官审评结果、品质成分和色泽分析,鹿苑茶
最佳闷堆条件为:茶叶含水量40%左右,闷堆温度35℃左右,闷堆时间7h左右。通过在鹿苑黄茶加工中分别进行 15min,6h,9h,12h闷堆与不闷堆处理的比较,分析其主要滋味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闷堆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一类酚类活性物质)含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加剧 ;氨基酸总量在闷堆前期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闷堆 9h后茶多酚和氨基酸均有显著下降,并有少量茶黄素茶红素产生 ;咖啡碱含量变化不明显。表明相同条件下,闷堆时间是黄茶滋味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黄茶浓醇鲜爽滋味主要是闷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和氨基酸协调变化所致。黄茶闷堆时间以 6~ 8h为宜。黄茶因鲜叶原料嫩度差异而有黄大茶和黄小茶之分,但无论何种黄茶,闷堆都是形成其黄汤黄叶、醇厚鲜爽品质的关键工序。在黄大茶闷堆过程中,茶叶内含成分发生很大变化,叶绿素含量因热化而引起的氧化降解置换等被破坏近 6 0 %,使绿色减少,黄色显露,同时儿茶素类在闷堆中大量减少,而水溶性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变化并不大,氨基酸含量有所增加[1]。黄小茶因原料嫩度较好而在闷堆时间、方法上与黄大茶有较大区别,而且,相同工艺、相同闷堆条件下,不同闷堆时间对黄茶滋味物质的影响,尚未见过报道。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您真正学习并了解到鹿苑毛尖茶叶文化了吧!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欢迎把试茶么(milulu.com.cn)分享给你的茶友,十分感谢!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