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贡影响
武夷茶的入贡,给武夷山的茶农带来深重的灾难。封建统治者为满足口腹之欲,苛索不已 ,贡额逐年增加,到元末,每个贡茶(古代中国朝廷用茶)已增至九百九十斤。茶园官吏为完成上交贡额,便对茶农进行残酷的敲诈勒索,茶农不堪其苦,被迫逃亡,造成茶园荒芜,茶树枯萎。到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官府不得不停办茶场。此后,这个有着二百五十多年历史的御茶园(元代皇家御茶园的遗址)被废弃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又名呼来泉)。
御茶园茗茶
史上将专门为皇帝将相贡茶的茶园钦封为“御茶园”。御茶园一向代表的是中国茶中尊贵、品位、优秀的血统,今天的御茶园茗茶秉承和发扬了其优秀的传统,引导人们尽享尊贵、品味、健康、高尚的文化生活。
御茶园茶业创立伊始,就致力于打造中国茶产业的顶级品牌,努力让消费者充分感受茶道文化的深邃悠远和博大精深,优秀的团队,现代化的管理,高起点的品牌运营,睿智的品牌文化,造就了御茶园高速发展。目前“御茶园”已成为集茶叶种植、研发、加工、制造、销售、网上购物、加盟连锁、茶文化研究、推广及茶叶深加工为一体的茶叶综合性集团企业,并在全球建立了300多家连锁专卖店,四家茶业大型卖场。
作为2008年第29届奥运会茶叶赞助商及服务商、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许产品生产商和服务商的御茶园,以自己卓越的茶叶、茶具品质,出色地完成了服务于国际盛会、弘扬中国茶文化的光荣政治使命及文化传承的使命。
每天在世界各地,御茶园的产品与全球各地区消费者发生着数十万次的亲密接触。御茶园茶业通过整合“产品、技术、渠道、人才、传媒、资本”资源,建立起有御茶园特色的茶产业全新商业运营模式。
“御茶园人”将秉承“创新、共赢、发展”的思想路线,坚持“生态种茶、科技制茶、科学说茶、规范卖茶”的经营理念,以“连锁经营服务”为核心,“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为基本点,把“御茶园茶业”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茶博会”。
公司创立于2003年,总部位于北京马连道,十多年岁月历练,御茶园以“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为基本点,创建了“公司+基地+店面+加盟+网络销售+茶文化研究推广”全新的中国茶产业的多元化商业运营模式。
公司长期专注于茶叶的研发运营,除原福建3000余亩茶叶种植基地及生态茶园,旗下拥云南御茶园普洱茶生产基地、广西御茶园茉莉花茶(茶叶吸收茉莉花香而制成的茶叶)生产基地、江苏宜兴御茶园茶具生产基地、广州台湾茶叶茶具生产基地等,以优于国标的制作标准,选取绿色种植环境、无公害种植技术保证了御茶园茶叶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翘楚于全国茶叶市场。
公司生产经营“御茶园”牌铁观音、大红袍、台湾乌龙茶、普洱茶、西湖龙井(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有机绿茶、老北京茉莉花茶、红茶、坦洋功夫、福建白茶等全国各地名茶系(山茶科山茶属植物)列,精品茶具、茶器、茶艺用品及茶叶衍生产品总计30余类10000多种。公司足迹遍布北京、天津、上海、山西、山东、广东等地区建立了150多家连锁专卖店,三家茶业大型卖场;在韩国的汉城、釜山,日本的横滨,德国的汉堡,加拿大的渥太华以及以色列等地也分别设立加盟经营机构。
“名人茶道,孔孟遗踪”,御茶园人秉承“生态种茶、科技制茶、科学说茶、规范卖茶”的经营理念,以雄厚的研发和运营实力为后盾,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缔造现代御茶园之辉煌,把“御茶园茶业”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茶博会”。
文学造诣
御茶园的兴废,清代著名学者董天工在《贡茶有感》中感慨写道:
武夷粟粒芽,采摘献天家。
火分一二候,春别次初嘉。
壑源难比拟,北苑敢矜奇。
贡自高兴始,端明千古污。
御茶园在中国乌龙茶制作工艺变革中,做出了卓越贡献。
武夷岩茶的生产一直到了清代初年,才得以重新恢复和发展,但岩茶的产地已从御茶园一带转移到山北一带了。
历史记载
图片:武夷山御茶园
据《崇安县志》记载: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武夷山一带已有蒸焙后研碎而塑成团状的“研膏”茶制造。这便是最早的武夷岩茶。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在咏茶诗中赞道:“武夷溪边粟粒芽,前丁后蔡相笼加。”武夷岩茶的入贡,始于宋代,但御茶园的创设,却是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据志书记载:御茶园初创时,曾经盛极一时,园内建筑的大致布局是;前有仁凤门,后有拜发殿(亦名第一春殿)、清禅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此外,还有碧天桥和通仙井。御茶园设场官2名负责管理,每年交贡茶三百六十斤,泰定五年(公元1328年)崇安县令张瑞本于园之左右各建了一个茶场。至顺三年(公元1332年)建宁总管暗都刺又在通仙畔筑一高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为“喊山台”;台上有亭,名为“喊泉亭”。据说每年“惊蛰”这一天,崇安县令都要在此举行隆重的开山仪式。当县令拈香跪拜,念罢祭文时,隶卒就鸣金击鼓,同时高喊:“茶发芽了,茶发芽了!“举行过仪式,方能开山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