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螺春茶叶采摘工艺
特点
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品质最为名贵。
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碧螺春的采制非常严格,它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通常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采回的芽叶须进行精细的拣剔,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您真正学习并了解到碧螺春茶叶采摘工艺了吧!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欢迎把试茶么(milulu.com.cn)分享给你的茶友,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