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茶叶大全 > 绿茶 > 碧螺春茶叶

碧螺春茶叶

第一印象:碧螺春茶叶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内容概述:
碧螺春茶叶

碧螺春茶叶早在隋唐时期即负盛名,有千余年历史。传说清康熙皇帝南巡苏州赐名为“碧螺春”。由于洞庭山地理环境独特,四季花朵不断,茶树与果树间种,所以碧螺春茶叶具有特殊的花朵香味。

碧螺春以江苏省吴县太湖之滨的东、西洞庭山出产的茶叶为最佳。碧螺春条索紧结,蜷曲似螺,边沿上一层均匀的细白绒毛。泡在开水中,杯中犹如雪片飞舞,慢慢舒展成一芽一叶。汤色碧绿,味道清雅,经久不散。

特产概述

碧螺春相册

图片:碧螺春相册

碧螺春茶叶,是苏州著名特产,我国十大名茶之一。碧螺春是一种驰名中外的绿茶,自古就是茶中珍品,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则全部用嫩芽制成。0.5公斤(500g)碧螺春约有6万个“一旗一枪”,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足见茶芽之细嫩。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
此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是中国著名的名茶,向来被人们视作茶中精品,常被作为高级礼品之用,在国内外茶叶市场有着极高的声誉。

完整的碧螺春茶叶特产概述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产品产地

碧螺春茶叶

图片:碧螺春茶叶

碧螺春属于绿茶,因产于江苏吴县的洞庭山区,故又称“洞庭碧螺春”。洞庭山分东西两处,洞庭东山为三面环水的半岛;洞庭西山则为太湖上的小岛。东西洞庭山均为果茶间种。这里,太湖碧水,烟波浩渺。茶树与枇杷桔子杨梅等果树交错相间,枝叶相连,根脉相通;从果树枝叶中透过来的稀疏的阳光,浸透着花果之香。真是:“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鉴别方法

碧螺春茶叶用春季从茶树采摘下的细嫩芽头炒制而成;苏州碧螺春银芽显露,一芽一叶,茶叶总长度为1.5厘米,牙为白毫卷曲形,叶为卷曲青绿色,叶底幼嫩,均匀明亮。假的苏州碧螺春叶片肥大,梗多,没有花果的清香味,芽叶长度不齐,呈黄色。
色泽碧绿,形似螺旋,产于早春。外形条索纤细,茸毛遍布,白毫隐翠;泡成茶后,色嫩绿明亮,味道清香浓郁,饮后有回甜的感觉。人们称赞此茶:“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茶艺表演

1:沐浴瓯杯
用茶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最大限度的挥发香气。
2:碧螺亮相
洞庭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万里醉。碧螺春产自江苏吴县,有四绝之美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六万个嫩芽。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浑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的碧螺姑娘

完整的碧螺春茶叶茶艺表演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等级

洞庭碧螺春等级是根据国家标准确定的。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碧螺春茶每年春分前后采摘,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品质最为上乘。通常采一芽一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雀舌”。 一般过了4月20日的茶叶,当地人就不叫碧螺春了,而叫炒青
碧螺春等级详解
特一级: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批毫,银绿隐翠,色泽鲜润,香气嫩香清幽,滋味甘醇鲜爽,汤色嫩绿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多芽,在鲜叶挑拣上从碧螺春茶一芽一叶(俗称一棋一xxx芽似xxx叶如旗)炒制,改为单芽,此茶是碧螺春当中的极品,挑拣的用时也比其他的茶叶多一倍的时间

完整的碧螺春茶叶等级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采摘工艺

碧螺春的采制非常严格,它每年春分前后开采,以春分至清明这段时间采摘的品质最好。通常采摘一芽一叶初展,形如雀舌。采回的芽叶须进行精细的拣剔,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碧螺春条索纤细,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白隐翠,冲泡之时,恰似白云翻浪,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清绿,有“一嫩(芽叶)三鲜(色、香、味)”的赞誉。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完整的碧螺春茶叶采摘工艺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品茶讲究

洞庭山碧螺春茶叶

图片:洞庭山碧螺春茶叶

品尝高级碧螺春颇有情趣。品饮时,采用洁净透明的玻璃杯,先冲开水后放茶。或用70~80℃的开水冲泡。当碧螺春投入杯中,茶即沉底,瞬时间“白云翻滚,雪花飞舞”,清香袭人。
茶在杯中,观其形,可欣赏到犹如雪浪喷珠,春染杯底,绿满晶宫的三种奇观。饮其味,头酌色淡、幽香、鲜雅;二酌翠绿、芬芳、味醇;三酌碧清、香郁、回甘,真是其贵如珍,宛如高级工艺品,不可多得。

历史传说

太湖一地,流传有许多关于碧螺春的美丽传说,其中以碧螺春由来的故事最为人传颂。
传说在很早以前,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个美丽、勤劳、善良的姑娘,名叫碧螺。姑娘有一副清亮圆润的嗓子,十分喜爱唱歌。她的歌声象甘泉,给大家带来欢乐。大家十分喜爱她。与西洞庭山隔水相望的东洞庭山住着一个小伙子,名叫阿祥,以打鱼为生,水性好,办事公正,武艺高强,又乐于帮助人,因而深得远近人们的爱戴。阿祥在打鱼路过西洞庭山时,常常听见碧螺姑娘那优美动人的歌声,也常常看见她在湖边结网的情形,心里深深地爱上了她。

完整的碧螺春茶叶历史传说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产品特征

碧螺春茶叶的特点是:条索均匀、造型优美、卷曲似螺、茸毛遍体、色如凝脂、香气馥郁、回味甘洌。

色泽

正宗洞庭碧螺春有光泽,色翠绿带黄,其他碧螺春暗淡,但青里带黄,主要无光泽。

完整的碧螺春茶叶产品特征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炒制技巧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碧螺春茶叶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时期,茶芽初发,芽尖部分,即“一旗一枪”不超过2厘米时采摘下来,经过杀青、烘炒、揉搓等一系列特殊工艺加工而成。

完整的碧螺春茶叶炒制技巧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来历

碧螺春由土人朱元正独自制法,“出自其家,尤称妙品,每斤价值三两。”这“碧螺春”茶名,据朱元正的记载是康熙皇帝亲自取的。康熙十四年仲春时节,康熙南巡。大驾光临太湖,来到秀丽的洞庭东山。巡抚宋荦命手下买朱元正家制作的“吓杀人香”茶,进献皇上。康熙见此茶条索纤细,卷曲像螺,觉得十分可爱,冲泡后但见“雪花”飞舞,清香袭人。
他啜饮了几口.顿觉鲜爽生津。康熙问此茶叫什么名字?宋荦连忙回答说“吓杀人香”,意思是此茶香到了极点。康熙说:“茶倒是精品,但茶名登不了大雅之堂。朕以为,此茶既然出自碧螺峰上,茶叶又卷曲似螺,就改名为‘碧螺春’吧!”

注意事项

饭前后半个小时不能喝,头遍冲泡的茶叶水不能喝,感冒生理期、怀孕、2岁以下小孩不能喝。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