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茶叶大全 > 蒙顶甘露

蒙顶甘露

第一印象:蒙顶甘露是杜鹃花目山茶科植物。
内容概述:
蒙顶甘露

蒙山茶主要产于蒙山山顶,故被称作“蒙顶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产于地跨四川名山雅安两地的蒙山,四川蒙顶山上清峰汉代甘露祖师吴理真手植七株仙茶的遗址。蒙顶甘露是中国最古老的名茶,被尊为茶中故旧,名茶先驱。

蒙顶甘露为中国十大名茶、中国顶级名优绿茶、卷曲型绿茶的代表。

茶史溯源

蒙顶山茶芽(一茶一叶)

图片:蒙顶山茶芽(一茶一叶)

历史

蒙顶甘露属历史名茶。相传蒙山种茶始于西汉末年,时名山人吴理真亲手种七株茶于上清峰,"灵茗之种,植于五峰之中,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当时被人们称为仙茶,吴理真也在宋代被封为甘露普慧妙济大师。这是我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唐代《国史补》中将蒙顶茶列为黄茶之首。唐朝诗人亦写了很多赞美蒙顶茶的诗篇。五代毛文锡《茶谱(201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记载:"蒙山有五峰,环状如指掌曰上清,曰玉女,曰井泉,曰菱角,曰甘露,仙茶植于中心蟠根石上,每岁采仙茶七株为正贡"。蒙顶茶作为贡茶(古代中国朝廷用茶),一直延续到清朝,达千年之久。

新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蒙顶名茶得到应有的恢复和发展,蒙山茶(四川省雅安市特产)场运用现代制茶技艺,按照古传贡茶的特点,恢复石花、黄芽、甘露、万春银叶(蒙顶山名茶)、玉叶长春等名茶生产。1959年,蒙顶甘露被评为全国名茶。蒙顶名茶多次被评为国家、省优、部优产品,已成为国家级礼茶。蒙顶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精湛的制艺,娟秀的外形,悠久的历史,灿烂的茶文化而蜚声中外,载誉史册。

名茶鉴赏

蒙顶甘露

图片:蒙顶甘露

蒙顶名茶种类繁多,有甘露、上清、菱角、蒙顶黄芽(一种芽形黄茶、石花、玉叶长春、万春银针等。其中"甘露"在蒙顶茶中品质最佳。其品质特征是:外形美观,叶整芽全,紧卷多毫,嫩绿色润,内质香高而爽,味醇而甘,汤色黄中透绿,透明清亮,叶底匀整,嫩绿鲜亮。

制茶工艺

蒙顶甘露

图片:蒙顶甘露

史料最早记载是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四川总志》、《雅安府志》记有“上清峰产甘露”。明代《茶笺(闻龙创作的烹调饮食类书籍》在记述当时名茶工艺时有“炒时须一人从旁扇之,以祛热气(即相当于现代的杀青时的抖、扬作用),否则黄色、香味俱减,炒起出铛,置大瓷盘中仍须急扇,令热气稍退以手重揉之,再入铛文火炒于入焙”。
蒙顶甘露的制法工艺沿用明朝的“三炒三揉”制法。鲜叶采回后,经过摊放,然后杀青。杀青锅温为 140~160℃,投叶量 0.4公斤左右,炒到叶质柔软,叶色暗绿匀称,茶香显露,含水量减至 60%左右时出锅。为使茶叶初步卷紧成条,给 “做形”工序创造条件,杀青后需经过三次揉捻和三次炒青。“做形”工序是决定外形品质特征的重要环节,其操作法是将三揉叶投入锅中,用双手将锅中茶叶抓起,五指分开,两手心相对,将茶握住团揉 4~5转,撒入锅中,如此反复数次,待茶叶含水量减至 15~20%时,略升锅温,双手加速团揉,直到满显白毫,再经过初烘、匀小堆和复烘达到足干 ,匀拼大堆后,入库收藏。蒙顶山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加入了揉捻工艺,和普通的绿茶相比,滋味更加鲜嫩醇爽。

品质特点

蒙顶甘露 干茶与茶汤

图片:蒙顶甘露 干茶与茶汤

蒙顶甘露茶形状纤细,汤色黄碧,清澈明亮;使人齿颊留香。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了不少赞颂蒙顶茶的文章:白居易在《琴茶(唐代白居易所著的七言律诗》一诗中写道:“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代黎阳《蒙山白云岩茶》诗中称颂“若教陆羽(唐代茶学家、茶文化奠基人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宋代文人《谢人寄蒙顶新茶(春季采摘的头几批鲜叶)诗》:“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文彦博在《谢人惠寄蒙顶茶》诗中云“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腋胜醒醐。”明代钱椿年《茶谱》中记述:“茶之产于天下多矣!剑南有蒙顶石花,湖州有顾渚紫笋峡州有时涧明月……其名皆著。品地之,则石花最上,紫笋次之……”清朝赵恒叶留有“色淡香长自仙”的佳句。从这些文辞优美的词句中,我们不难体会道历代文人对蒙顶茶的酷爱程度之深。
甘露在梵语是“念祖”之意;二说是茶汤似甘露。甘露茶采摘细嫩,制工精湛,外形美观,内质优异。其品质特点:紧卷多毫,浅绿油润,叶嫩芽壮,芽叶纯整,汤黄微碧,清澈明亮,香馨高爽,味醇甘鲜。

完整的蒙顶甘露品质特点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植物学史

蒙顶甘露

图片:蒙顶甘露

蒙山位于四川省邛崃山脉之中,东有峨眉山,南有大相岭,西靠夹金山,北临成都盆地,青衣江从山脚下绕过.立足峰顶,“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话,足称名胜”,因此有“蒙山之颠多秀岭,恶草不生生淑茗”的说法。清代徐元禧有诗云:“五顶参差比,真是一朵莲”。如此秀丽的蒙山,孕育出了这里独一无二的名茶。
蒙顶甘露源自历史上的蒙顶茶历史上的“凡茶”,是中国国内最早出现的卷曲(揉捻)型绿茶,是在宋代蒙山名茶“玉叶长春”(公元1112年)和“万春银叶”(公元1120年)演变而来。

蒙山茶的传说

炒茶

图片:炒茶

传说之一

蒙顶茶是中国名茶中的一颗灿烂明珠,“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等名句,都是称颂蒙顶茶的,可见蒙山茶在人们心目中声誉之高。
蒙顶茶,产于号称“天府之国”的四川省。四川名山胜地颇多,素有“剑阁天下险,蛾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称。蒙山位于邛竦山脉中段,成都平原之西,地跨名山、雅安两县,山顶有五顶,又称五峰,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和甘露等峰,状如莲花。山上古木参天,寺院林立,其山势之巍峨,峰峦之挺秀,云雾之弥漫,景观之奇特,堪与峨眉、青城媲美,确有“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之感。蒙山现已发展成为四川省的重点产茶区。

完整的蒙顶甘露蒙山茶的传说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蒙顶山茶艺

蒙顶甘露

图片:蒙顶甘露

蒙山派茶道(中国茶道的祖庭分蒙顶茶艺天风十二品(茶艺名词”和蒙顶茶技“龙行十八式(北宋高僧禅惠大师创作的十八道献茶技艺”两大类,分属刚健派与典雅派。两派一刚一柔,一文一武,一动一静,乃蒙山派茶道、茶技的“技”、“艺”双绝,堪称蒙山派“双壁”,被誉为中国茶文化艺术的两座里程碑。

茶诗为证

蒙顶甘露

图片:蒙顶甘露

蒙山白云岩茶

唐·黎阳王
闻道蒙山风味佳,洞天深处饱烟霞;

完整的蒙顶甘露茶诗为证内容请点击展开免费阅读..

采制

蒙顶山茶艺龙行十八式

图片:蒙顶山茶艺龙行十八式

该茶采摘细嫩,每年春分时节采摘,标准为单芽或一芽一叶初展。芽外形紧凑多毫,嫩绿色润,香气馥郁芬芳鲜嫩,汤色碧清微黄,滋味鲜爽,浓郁回甜。
蒙山茶自唐入贡久负盛名,仙茶、贡茶,古往今来均为我国名茶珍品,蒙山茶品种繁多,各具特色,主要有甘露、黄芽、石花、万春银叶、玉叶长春等五种传统名茶,及特级绿茶,各级烘青炒青,各种茉莉花茶(茶叶吸收茉莉花香而制成的茶叶沱茶,南路边茶等。1980年还创制了名茶“蒙山春露”,1985年又恢复了传统芽黄、白兔、元枝、雨前春等产品。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