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茶叶知识 > 凌云白毫茶的历史溯源

凌云白毫茶的历史溯源

简单了解凌云白毫茶:

凌云白毫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凌云白毫茶,因其叶背长满白毫而得名,主产于凌云县四季云雾缭绕的岑王老山、青龙山一带。优质凌云白毫茶外形条索紧结,白毫显露,形似银针;茶汤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鲜爽,回味清甘绵长,有板栗香。可以助消化、解腻利尿、提神醒目。

关于凌云白毫茶的历史溯源,我们可以从下文中了解到。

凌云白毫茶历史溯源

凌云白毫茶的历史溯源

《广西通志稿》载:“白毛茶……树之大者高二丈,小者七八尺,嫩叶如龙眼树叶而薄,故名。概属野生。”

白毫茶(产自凌云县的茶)在凌云栽培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凌云县志》记载:“凌云白毫自古有之(指茶树而言),玉洪乡产出颇多。”

1964年,在凌云县玉洪乡双谋村枫香坪发现很多野生白毫茶树,其中最大的一株树高996厘米,树幅638厘米,干径25厘米,叶长13.3厘米、宽4.7厘米。直到2003年,在岑王老山、青龙山一带,沙里浪伏村、力洪乡那力村,玉洪乡九江、盘贤村仍保留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凌云白毫茶树。一些原茶树经过人工栽培,选育优化,逐步矮化,形成了如今的凌云白毫茶。

《中国名茶志(2000年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记载:“凌云白毛茶为历史名茶,创于清乾隆以前,原产于凌云县。”

1984年,凌云白毫茶(茶树品种)被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优良茶树品种之一(编号:华茶26号)。

据《广西特产物品志》(1937年)载:“白毛茶,树大者高约二丈,小者七尺,嫩叶如银针,老叶尖长如龙眼树叶而薄,皆有白色茸毛,故名,概属野生。”

20世纪60年代,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来中国访问,访问期间曾提起凌云白毫。访问结束,有关部门把凌云白毫茶作为礼物赠送给哈桑二世。哈桑二世视为珍品,平时舍不得品饮,只有在召开国务会议时才拿出来与大臣们分享。

20世纪50年代,凌云白毫茶(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特产)出口阿尔及利亚、爱尔兰、摩洛哥、西德、日本等国。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您真正学习并了解到凌云白毫茶历史溯源了吧!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欢迎把试茶么(milulu.com.cn)分享给你的茶友,十分感谢!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