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红茶病虫害防控
防控对象
茶角胸叶甲(叶甲科角胸肖叶甲属动物)、灰茶尺蠖(昆虫纲动物)、茶毛虫(黄毒蛾属的一种昆虫)、茶小绿叶蝉(半翅目叶蝉科生物)、茶丽纹象甲(鞘翅目象甲科昆虫)、茶饼病、茶白星病、茶炭疽病等。
性诱:性诱剂3-5套/亩,悬挂高度距茶蓬5-10厘米。
茶小绿叶蝉性诱芯可配合色板使用。
生态调控
园地坡度小于25度;茶园四周种植万寿菊、芝麻、三叶草等蜜源植物;茶园行间种植遮阴树木如桂花树、杜英、紫薇、景叶白兰、杉树、槐树等,花卉植物如杜鹃花、格桑花、紫花苜蓿等,绿肥如油肥一号、三叶草、茶肥一号等。
色诱:使用可降解色板。防控茶小绿叶蝉设置密度20-25块/亩,东西朝向,色板距茶蓬5-10厘米;防控茶角胸叶甲40块/亩,色板放在茶蓬下方。
茶毛虫虫口达到防治指标,喷施橄榄鲨60-75毫升/亩,或16000iu/毫克苏云金杆菌800-1600倍液。
轻防 病虫危害达到一定程度,在轻控前提下,采用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进行防控。
防控策略
轻控,利用非化学防治技术来控制茶叶病虫害,压低基数。
茶小绿叶蝉虫口达到防治指标,喷施0.3%印楝素120-150毫升/亩,或0.5%藜芦碱600-800倍液或茶皂素(一类糖苷化合物)。
防治茶毛虫,6月上旬至7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30天左右更换一次诱芯;
防治灰茶尺蠖,在3月上旬至10月中旬;
灯诱:使用风吸式太阳能诱虫灯。设置密度20-25亩/台,光源距茶蓬40厘米,根据防控对象在每代成虫羽化期天黑后开灯6-8小时。
结语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您真正学习并了解到湖南红茶病虫害防控了吧!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欢迎把试茶么(milulu.com.cn)分享给你的茶友,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