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茶叶知识 > 湖南黑茶的发展沿革

湖南黑茶的发展沿革

简单了解湖南黑茶:

湖南黑茶原产于安化,最早产于资江边上的苞芷园,后转至资江沿岸的雅雀坪、黄沙坪、硒州、江南、小淹等地,以江南为集中地,品质则以高家溪和马家溪为最著名。过去湖南黑茶集中在安化生产,产区已扩大到桃江、沅江、汉寿、宁乡、益阳和临湘等地。

湖南黑毛茶经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等五道工序而制造成。黑毛茶分为4个级,高档茶较细嫩,低档茶较粗老。一级茶条索紧卷、圆直、叶质较嫩,色泽黑润。二级茶条索尚紧,色泽黑褐尚润。三级茶条索欠紧,呈泥鳅条,色泽纯净呈竹叶青带紫油色或柳青色。四级茶叶张宽大粗老,条松扁皱折,色黄褐。湖南黑毛茶内质要求香味醇厚,带松烟香,无粗涩味,汤色橙黄,叶底黄褐。

关于湖南黑茶的发展沿革,我们可以从下文中了解到。

湖南黑茶发展沿革

湖南黑茶的发展沿革

道光元年以前,陕西茶商持引以委托行栈汇款到安化定购或以羊毛、皮袄换购黑茶,并就地加工成花卷茶和茶尖茶。最盛时期,商号达30余家,花卷茶年产3万~4万支,主销山西、陕西、宁夏、内蒙、河北及哈察尔、绥远一带。

16世纪以前记载的黑茶,是指四川由绿毛茶经(唐代陆羽创作茶学专著)做色后蒸压而成,湖南黑茶在四川黑茶之后,是在初制中做成。据《明史.食货志》记载:“神宗万历十三年……中茶易马,惟汉中保宁,而湖南产茶,其直贱,商人率越境私贩。”可见,当时禁止越四川境内私贩湖茶。因此在16世纪末期,湖南黑茶兴起。

宋朝实行由政府专买专卖的“榷茶制”,由茶商向政府纳税领取引票,持引至生产地收购,运往北方销售。1088年,宋政府在安化县资水北岸的龙塘设“博易场”,运去盐米布帛,交换茶叶等土产。

清朝,随着茶叶饮用及内外销贸易日兴,湖南茶产区域逐渐扩展到省内外大部分县城,湖南黑茶已成为“引”茶,茶商持引赴产地购买,1683年定额22400引,于西宁、庄浪、洮岷、河州、甘州各处地方行销。监湘生产的老青茶,由山西商人来羊楼司收购,运销内、外蒙古及俄国。清雍正初,桃源县有蒋、周等八姓茶商专制黑茶,此时的黑茶运销盛极一时,仅安化县最盛时期,产销达2000引之巨,清嘉庆年间即1820年以前年产7.2~8万担。

明朝,继续实行由政府垄断的茶马政策,湖南安化生产的黑茶由商人运销西北,由官府统一经营。由于质好价廉,深受少数民族地区的青睐,于1595年正式定为官茶,自后西北官司引茶以汉中、四川茶为主,湖南茶为辅。此时的产地集中于资水沿岸各市镇,前来采购黑茶的茶商有晋、陕、甘、鄂、湘等省籍商人。

湖南黑茶黑茶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安化渠江黑茶(安化黑茶之祖)薄片,黑茶薄片呈形状不一的扁平薄片状,源于安化县渠江镇,黑茶薄片又称为黑茶宗祖薄片,民间相传为张良所造,俗称“张良薄片(一种安化黑茶)”。汉代时黑茶薄片成为皇家贡茶(古代中国朝廷用茶),称之为皇家薄片或渠江皇家薄片。安化县志和黑茶史料中记载唐皇以产地赐名,称之为“渠江薄片(湖南名望黑茶挖掘开发的黑茶)”。

唐代中期,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和消费的增加。茶叶贸易随之兴旺。在太和年间,开始与塞外进行茶马交易。从江南到华北,以至塞外,形成了广阔的茶叶市场。商人在湖南收购较多的为潭洲、岳洲、衡洲茶。史书记载,952年,朝廷派三司军将到湖南买茶的就有数起。湖南的渠江薄片的益阳团茶就运销湖北江陵和襄阳一带。

“黑茶”二字最早见于1524年。前身是16世纪以前四川由蒸青绿毛茶作色蒸压而成的“乌茶”,真正的黑茶产于湖南安化,改乌茶的“蒸青”为“炒青”加工而成。明嘉靖三年,《明史含货志》云:“商茶低伪,产地有限,悉征黑茶”,此时的安化黑茶已经闻名全国。并由“私茶”逐步演变为“官茶”,用以易马。

湖南黑茶(湖南安化特产)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概括地讲,一是历史悠久,二是产量甚巨,三是质量优良,四是品类丰富。

康熙年间,停止茶马交易。乾隆二十一年,湖南巡抚陈宏谋奏安化引茶章程,谷雨以前的细茶,先尽陕甘茶商持引收购。谷雨以后之茶,才可贩给客贩。

明末清初,安化黑茶逐渐占领西北边销茶(销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紧压茶)市场,安化成为“茶马交易”的主要茶叶生产供应基地。并运往山西、陕西及河北等省内销,最高年份达4000余吨。

结语

通过上文的详细介绍,您真正学习并了解到湖南黑茶发展沿革了吧!

如果觉得我们的内容不错,欢迎把试茶么(milulu.com.cn)分享给你的茶友,十分感谢!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