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西山茶
西山茶,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西山茶又名棋盘茶、棋盘仙茗,是桂平市西山寺的绿茶,素有“山有好景,茶有佳味”之说。在《中国名茶志》广西篇中有陈爱新写有“桂平西山茶志稿”。
西山茶条索紧细匀称,苗峰显露,色泽青黛,汤液碧绿,独具风味,被公认为绿茶中的上乘佳品。用西山乳泉水冲泡尤为清香爽口,提神消乏。西山茶除销产地外,还远销香港、澳门和南洋等地。
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2019年8月1日,列入第六批贵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西山茶(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特产)历史溯源
西山茶源自佛教神秘之地广西桂平西山,县志记载,自唐代(618年~907年)高僧开始种植,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传说,古时有个樵夫上山砍柴,在棋盘石那个地方见到三个老翁正聚精会神地一边下棋,一边饮茶。樵夫是个棋迷,就走近前去观看,看见他们正在研究的是《三仙舍友》棋局,便在旁边说了几步着法,三个老翁见是棋友,便请樵夫一起喝茶、研究棋局,仔细一看樵夫大吃一惊,原来三个老翁走的棋非常精妙,几乎是“仙着”。有个老翁看了看他,便给他递上一杯茶,他一饮,便连声称赞说:“真是仙茶!”老翁十分高兴,当即送给他一包茶籽(被誉为东方橄榄油之称),然后对他说:“时候不早了,你赶快下山回家吧。”樵夫下山回来,回到村中,竟没有一个人是自己认识的。问来问去,村里人说到百年以前,村里有个人上山打柴,一去不复返,打柴人再问那个人姓甚名谁,村里人说了,樵夫才恍然大悟,自己见到的,正是两位神仙,“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嘛。他摸模衣袋。发现茶籽不见了,斧头也忘记带回来,便复上山去寻找,见到斧头,斧柄已经腐朽了。斧头旁边,已长出一棵棵茶树。以后这些茶树逐渐长大,成了茶林,村里人用这些茶泡来饮,特别香,和仙人给樵夫饮的一样,香甜可口,人们称之为棋盘茶,因为仙人回去时,匆忙中把棋盘遗留在那里了。随着西山佛教文化的兴盛,西山茶作为僧人日常必须的馈赠礼品,在粤、湘、桂等地广为流传,享有盛誉。到了清代(1636年~1912年)被评为全国名茶,选为贡品,自此,西山茶进入了鼎盛时期。
西山茶产品特点
西山其茶色暗绿而身带光泽,索条均称,苗峰显露,纤细匀整,呈龙卷状,黛绿银尖,茸毫盖锋梢,幽香持久。汤色淡绿而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明亮。滋味醇和回甘鲜爽,茶味独具特色,春茶清香,夏茶(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梨香,秋茶醇香,冬茶莲香,经饮耐泡,饮后齿颊留香。
西山茶产地环境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西山又名思灵山,位于广西东南偏中,在北纬22°52′至23°48′,东经110°桂平市辖区内,西山距市区1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西山茶园分布在西山山脉丘陵,峡谷,斜坡上,种植分散,茶园连片,西山风景区内古木参天,林木交荫,泉水潺潺,构成茶树良好的生态环境,桂平市属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1.5℃无霜期337天,年降雨量是1778.5毫米,雨季主要分布在4~9月份,土地表层为花岗岩风化石的黄红壤,坡地为砂质土壤,PH值4.5~5.5,西山雨量充沛,泉甘土沃,又有适宜茶树生长的漫射阳光,良好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是西山茶优质基础,西山天气是夏不热而秋热,冬不寒而春寒的特殊区域,形成“山有好景,茶有佳味”的良好风景旅游区。
西山茶产品荣誉
1987年和1984年两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1986年,西山茶以“色泽翠绿乌润,汤色碧绿清澈,滋味甘腴,幽香芳芬,口齿流香,泌人口脾”评语,以总分96.6分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茶。
1990年,“棋盘石”牌西山茶被商业部再次评为名茶。
1991年,西山茶在杭州国际茶文化博览会授予优品奖。
1992年在桂林参加“斗茶邀请赛”又得到评委高度的赞赏。桂林文华大饭店出价每斤1000元购买了此次参赛的西山茶,使桂平西山茶价格一下跃上了中国绿茶的最高档次。
1998年,参加北京国际名茶、茶文化展览会,经专家评审荣获名茶“推存产品”。
1999的参加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荣获“名牌产品”。
2000年度荣获广西区“优质产品”称号。
2001年荣获“中茶杯”二等奖。
2003年通过广西无公害茶叶(在无公害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茶叶)认证。
2019年,西山茶制作工艺被列入贵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5月24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西山茶”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西山茶地理标志
西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现辖行政区域。
一、品种。
当地群体种。
二、立地条件。
茶区内土壤主要为砂质红、黄土壤及其变种,土质疏松、肥沃、微带酸性,pH4.5至6.5,土层深大于等于1米,排灌条件良好。
三、栽培管理。
⒈繁殖:有性繁殖实生苗和无性繁殖扦插苗。
⒉种植规格:种植采用双行双株方法种植,密度为4000至5000株/667平方米。
⒊肥配管理:一般施饼肥或茶叶专用有机肥不低于200千克至300千克/667平方米,配合施用氮、磷、钾等化学肥料不超过70千克/667平方米。
⒋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鲜叶采摘。
⒈采摘时间:每年立夏之前和立秋之后的鲜叶。
⒉采摘要求:手工采摘,采茶要求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鳞片、鱼叶,不宜捋采和抓采。
⒊采摘标准:
⑴特级:要求采摘单芽至一芽一叶初展,单芽为主,一芽一叶初展在20%以下。
⑵一级:要求采摘一芽一叶初展至一芽一叶,一芽一叶在30%以下。
⑶二级:要求采摘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二叶在30%以下。
五、加工工艺。
⒈鲜叶:保持鲜叶的新鲜,采下的鲜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采运过程中应避免重压。
⒉摊凉:鲜叶薄摊在竹匾上,放在室内阴凉处。春季气温低,需要摊凉7至8个小时,使鲜叶失水减重10%;夏、秋季需要摊凉3至4个小时,失水减重10%,摊青就合度。
⒊杀青:杀青简温200℃至250℃,晴天杀青温度稍低,雨水天杀青温度稍高,历时4至5分钟。
⒋揉捻:用名茶揉捻机进行,加压过程采用“轻—重—轻”原则,时间为15分钟。
⒌初干:初干采用高温快烘,温度为110℃至120℃,烘至五、六成干。
⒍整形:用手工炒,每锅投揉捻叶0.6千克,锅温50℃至60℃,翻炒至叶热软时,进行滚撩炒条,时间为5至10分钟。
⒎足干:足干采用低温慢烘原则,温度为70℃至100℃,烘至足干。
⒏提香:提香温度从高到低,50℃至70℃,前面稍高,后面逐渐把温度降低。
六、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外形:条索紧结匀称、苗锋显露。汤色:碧绿清澈、汤色明亮。香气:花果香气、幽香持久。滋味:滋味醇厚、耐泡。叶底:嫩绿明亮、芽叶完整。
⒉理化指标:茶多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28%,氨基酸>2%。
⒊安全要求:产品安全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对同类产品的相关规定。
西山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平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西山茶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桂平西山茶补充介绍
产于广西桂平。
因产桂平西山而得名。桂平西山滨临浔江,著名的乳泉流经茶园旁,泉润雾拢,十分适宜茶树的生长。历史:它起源于唐代,到明代已闻名两广和湘、闽等地。据《当州府志》记载:“西山茶,色清绿而味芬芳,不减龙井。”相传,西山寺僧尼由江南引进茶树种子,使这里出产西山茶。西山茶炒制技艺精湛者仍为西山庵院尼姑。后来由于管理不善,西山茶濒于灭绝,1949年宽能法师受释巨赞法师引荐,来到桂平县西山主持佛教事务,同时与新出家的释昌慧法师一起,在棋盘石、洗石庵等地开荒种茶,使西山茶获得新生。
西山茶从茶树的种植,施肥,采摘的时间,到炒制的温度等,都十分讲究。一般从二月下旬至三月初开始采茶。采茶一直到十一月。西山茶要经过摊青、杀青、炒揉、炒条、烘焙、复烘等六道工序制成。摊青即将鲜茶叶薄摊于竹匾上,置放阴凉处。炒条则用“小锅定型”;烘焙采用置有五层焙筛的焙炉。先制成毛茶,再经复烘方成品。叶嫩条细,苗锋显露,色质青黛而呈光泽,汤液碧绿而清澈透亮。
地域范围
桂平西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为桂平市辖区内所有行政乡镇,即西山镇、蒙圩镇、石龙镇、厚禄乡、白沙镇、南木镇、金田镇、垌心乡、紫荆镇、江口镇、木乐镇、木圭镇、石咀镇、马皮乡、油麻镇、社坡镇、寻旺乡、罗秀镇、中沙镇、大洋镇、罗播乡、木根镇、麻垌镇、社步镇、下湾镇、大湾镇等26个乡镇,414个行政村、7763个村民小组、1个国有林场。种植总面积1000公顷,年总产量2250吨。地理坐标为东经109°41′55″至110°22′48″,北纬22°52′02″至23°48′04″。海拔33.3-1313.6米。东邻平南县,南与玉林市的容县、北流市、玉州区、兴业县接壤,西连贵港市港北区,北交来宾市的武宣县、金秀县。边界线总长375公里,东西宽69公里,南北长104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