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试茶么 > 全国茶叶特产 > 安徽省 > 宣城市

旌德县特产:旌德天山真香茶

特产概述:

旌德天山真香茶是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的茶叶特产,同时属于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

旌德天山真香茶

旌德天山真香茶,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旌德天山真香茶产于旌德县西部天山境内,于20世纪80年代创制,其成品外形挺直略扁平,芽叶肥壮,色泽翠绿光润,白毫显露;内质香气清高持久,带有花香;汤色浅绿,清沏明亮,滋味醇厚鲜爽,耐泡、回甜;叶底匀齐,嫩绿明亮。

2016年11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旌德天山真香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旌德天山真香茶特产图片

旌德天山真香茶历史渊源

“天山真香”名茶生产地在旌德县界首镇狭坑村天山,从1981年以来由旌德县农委名茶开发办公室负责主持研制并开发。

1987年前,“天山真香”名为“天山毛峰”。

1988年,该茶叶为安徽农业大学陈椽教授发现,鉴于其兰花香气高长,殊于黄山毛峰(中国历史名茶之一)等名茶的特异品质,将其命名为“天山真香”。

为争取茶树早发芽,提早上市时间,提高名茶的产量和质量,旌德县于2001年1月在“天山真香”名茶原产地庙首镇狭坑村建立0.33公顷生产茶园塑料大棚,通过AAA级生产实践取得了较好效果。

2002年,旌德县被列为宣城市无公害茶叶(在无公害环境下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的茶叶)生产基地县,到2003年已有300公顷茶园通过安徽省无公害茶叶基地认证。

旌德天山真香茶产品特点

旌德天山真香茶感官特征

旌德天山真香茶外形挺直略扁,茶芽肥壮,嫩绿显毫。开汤时,汤色嫩绿清亮;滋味嫩鲜清爽;香气清花香;叶底嫩绿明亮。其典型品质特征为清花悠长。

旌德天山真香茶品质指标

根据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下属茶叶检验机构)化验结论,旌德天山真香茶茶多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23%,氨基酸≥3.0%,咖啡碱≥2.5%,水浸出物≥38%,水分≤6.5%,粗纤维≤10%,总灰分≤6.5%。

旌德天山真香茶产地环境

旌德天山真香茶土壤地貌

旌德天山真香茶产地自然土壤以薄层粗骨扁石土、薄层黄壤性扁石土和砾质中层扁石黄红壤土种为主,土壤有机质和全钾含量较高,pH值5~6,土体厚度一般100厘米,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自然植被较茂盛,种类较多,是旌德县主要林茶生产基地。

旌德天山真香茶水文特征

旌德县境内河道属青弋江、水阳江两大流域,其中青弋江流域面积726.8平方千米,占80.33%;水阳江流域面积178平方米,占19.67%。主要河道有一级河徽水河、浣溪河、玉溪河、山坝何4条,总长110千米;二级河白沙河、大溪河、玉溪河等8条,总长375千米;三级河193条,总长614千米。河流总长度1099千米,河网密度0.68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13.85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徽水河,绩溪县镇头上竹坦流经境内版书、旌阳、蔡家桥和三溪等乡镇,长38.6千米,流域面积552.3平方千米,年均流量0.026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白沙河、大溪河、玉溪河等。旌德县水源充足,适宜茶叶生长。

旌德天山真香茶气候条件

旌德县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中,有利于茶叶生长。无霜期年平均232.3天,最长达242天,最短为215天。常年平均气温15.5℃。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2.9℃,多年极端最低气温达零下15.2℃(1977年1月5日);最热月(7月份)平均气温27.7℃,多年极端最高气温曾达40.3℃(1971年8月1日)。年平均日照时数1719.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490.5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为114天,最多达125天,最少105天。极端年最大雨量2099.2毫米,极端年最少雨量989毫米。

旌德天山真香茶自然肥源

旌德天山真香茶产地森林覆盖率达60~80%,山林面积为茶园面积的8倍以上,自然肥源比较丰富。秸秆、野生绿肥、山草和树叶作有机肥料。茶园年亩平施有机饼肥料在150千克以上。

旌德天山真香茶产品荣誉

1988年,“天山真香”在第二届安徽省名茶评比中名列第一。

1992年,“天山真香”在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银质奖。

1997年,“天山真香”在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获一等奖。

2008年,“天山真香”茶叶获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并被中国国际品牌协会推荐为中国著名品牌。

2016年11月2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旌德天山真香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旌德天山真香茶地理标志

旌德天山真香茶地域保护范围

旌德天山真香茶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旌德县所辖庙首镇、兴隆镇、孙村镇、白地镇、三溪镇、蔡家桥镇、云乐乡、俞村镇和旌阳镇共9个乡镇海拔400~700米的高山茶(高海拔地区茶叶的通称)园。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38.86″~118°44′15.43″,北纬30°07′19.28″~30°29′13.76″。

旌德天山真香茶质量技术要求

特定生产方式

1、品种选择

生产天山真香的品种首选茶质优,并兼顾抗性好、产量高的要求,经安徽省级以上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符合优质茶叶质量标准GB/T14456.1-2008《绿茶》。

旌德县天山真香基地种植选择的品种主要为黄山大叶种。

适宜的产地选择:选择在坡度25度以下(山区坡度超过25度的建成梯形坝茶园)pH值5~6,根部能达到的底土(50厘米左右)都要保持一定酸度,土层深厚,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区域。茶园空地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遮光率控制在20~30%左右。

2、规范的茶树种植

茶园开垦应注意保持水土,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对平地和坡度≤15度的缓坡地进行等高开垦;坡度>15度以上的,施工建筑梯式茶园。开垦深度在50厘米以上,在此深度内若遇到明显障碍层(如硬墒层、网纹层或犁底层)的土层应破除障碍层。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和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采用单条或双条栽方式种植。种植以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矿物源肥料为主,底肥的深度在30~40厘米。种植茶苗根颈离土表距离3厘米左右,根系离底肥10厘米以上。

3、独特茶园管理

茶园实行春中耕、夏浅锄、秋深挖、冬培土,建梯坎、打沙凼。幼龄茶树必须连续三年早春进行定型修剪。对已经投产的茶园春茶后根据树势分别采取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等措施恢复树势。茶园结合秋挖施饼肥、有机肥。采用绿肥、农作物秸秆等覆盖土壤,保持和提高土壤的长期肥力。覆盖具体材料因地制宜,可选用无污染的稻草、豆秸、绿肥、山野杂草、落叶等。茶树修剪: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分别采用定型修剪、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的采取土壤改良措施。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实行减耕或免耕。幼龄茶园或台刈改造茶园,宜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宜节水灌溉。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气候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施肥时间、数量、种类,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或过量施肥。宜多施有机肥料,推广应用茶树专用肥料。对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配合使用。

4、防治病虫害

茶叶生产过程中对病虫草等的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结合春耕、秋挖进行人工锄草,不使用化学除草剂。山区茶园生态环境优越,茶树无病虫害发生,常年不使用任何农药,丘陵地区只有少量的虫害发生,一般使用物理和生物生化农药防治。物理防治一般是在茶园安装性激素诱虫黄板、诱虫灯减少虫害,生物生化防治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5、采摘与加工技术标准

5.1、鲜叶采摘:采摘标准为单芽至一芽二叶初展,芽叶完整,色泽嫩绿、匀净、新鲜。鲜叶品质分为三级,采摘方法为提手采,不能用指甲掐。开采适期:当茶芽有5%左右达到标准即开采,适时分批采摘。采摘用具必须用透气良好,卫生无污染,无异味的容器,最好选用竹制茶篮,不能紧压,避免日晒雨淋,不得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鲜叶应轻放、轻翻、禁压,以减少机械损伤。采摘后4小时内要送到加工厂,不能及时送到茶厂的鲜叶,要注意保质保鲜,合理贮存。

5.2、加工技术:天山真香名茶传统的加工制作工艺流程是:鲜叶采摘→摊青→杀青→理条→做形→烘培→拣剔→包装→出售。

摊青:把不同等级的鲜叶分别摊放到阴凉通风的室内竹簸中,摊放厚度为1千克/平方米左右,摊放时间以4~6小时为宜。通过适度摊青可以减轻茶叶中的生青气与苦涩味,有利于提高名茶的品质。

杀青:杀青锅温掌握在120~140℃,每锅投叶量在200克左右。在制作时先进行抛炒1~2分钟,当叶温均匀上升后,操作手法以闷炒为主制作1分钟左右;当杀青叶烫手时改变为抛、闷交替操作的手法继续制作,当叶色转至暗绿并散发清香时为杀青适度;杀青时间掌握在7分钟左右,失水率控制在30%左右为宜。

做形:做形锅温掌握住“先高后低”,在做形前期由于芽叶含水量较高,温度宜掌握在80~90℃,在做形后期随着芽叶含水量的逐步降低,温度随之降低,宜掌握在60~70℃。在做形时采用“抓、压、甩、带、拢”等多种手法,把茶胚做成挺直略扁的外形;做形用力掌握住“轻”→“重”→“轻”的原则,做形时间15分钟左右,当茶胚炒至七成干时出锅摊凉30分钟左右。

烘培:把经过做形并摊凉后的茶胚投放到烘笼上分次进行烘培,其中初烘温度掌握在70~80℃,摊叶要薄,翻烘要勤,当烘培至九成干时把茶胚出烘摊放4~5小时,然后再放到温度为50℃左右的烘笼上进行复烘,要注意吃足火功,发展茶叶香味;但也不能过分追求“文火慢烘”,以避免影响茶叶色泽。

5.3、茶叶加工厂:推广建设规范的茶叶工厂,实行农户集中统一加工。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远离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加工厂职工要经过生产培训掌握加工技术和操作技能后方能上岗,加工、包装场所内不准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不得在加工包装场所内用餐和进食食品。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直接用水要达到GB5749-1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

6、生产记录要求

建立完善的茶叶质量跟踪记录体系,包括相关法律文件、管理规章制度,以及农事活动、加工和销售记录等,可以追踪茶树种植、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及包装、运输、贮藏和销售全过程。记载各种相关活动中人物、时间、地点、做什么、投入多少人工、用多少量、怎样做、效果如何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文字、数据和图像等资料。

质量安全规定

旌德天山真香茶应严格按照市场准入制度,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推进茶园管理无害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认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产品,使旌德县茶叶“三品”认证率达到98%以上。茶叶生产严格按照NY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茶叶加工严格按照NY/T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执行;茶叶销售严格按照NY5244-2004《无公害食品茶叶》执行。建立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进一步规范生产行为。

旌德天山真香茶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1.1、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

1.2、已取得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

1.3、产品严格按照天山真香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进行的;

1.4、具有天山真香市场开发经营能力。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

2.1、可以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2.2、可以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展示、展销等广告宣传;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

3.1、自觉接受登记证持有人相关监督检查;

3.2、保证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规范产品销售;

3.4、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使用。

4、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者,应该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产品质量和信誉负责。

5、农产品标志许可使用人不准将证人转给他人使用。未经登记证持有人许可,任何人不得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标识。

6、地理标志登记证持有人配合相关部门不定期开展市场检查,接受社会监督,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旌德天山真香茶补充介绍

“天山真香”的主产地在皖南旌德县境内的天山,为黄山东部山脉,距著名风景区黄山天都峰直距仅8公里,周围群山起伏,溪涧密布,山高林密,崖谷深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名茶

基地分布在海拔400至700米的深山幽谷之中,晴天云雾缭绕,雨期云海茫茫。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茶树授山川精英秀气滋润,味醇香高。

“天山真香”外形挺直略扁,色泽翠绿、芽壮毫显;汤色浅绿清明,香气浓郁高长,花香异常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

新创著名绿茶,产于安徽省旌德县天山一带,属黄山山脉东北麓。生产期分为“明前茶”,为4月5日(中国农历清明节)之前采制,茶芽初发,嫩如莲心,又称“莲心”。“雨前茶”为4月20日(中国农历谷雨)之前采制,一枪一旗(一芽一叶),故又称“旗枪”。鲜叶标准为一芽、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茶叶外形挺直略扁,色绿油润,白毫显露。汤色浅绿清明,叶底嫩绿尚亮。味醇厚鲜爽,回味甘甜。香气高长,含持久花香。冲泡此茶,宜选用玻璃杯、瓷杯、不易过大,最好选用矿泉水或山溪水和天落水(下雨天收接的清洁雨水)。冲泡时,每杯放茶叶3克左右(掌握水与茶之比例为50:1),泡茶时的水温掌握在85℃左右,冲泡后置放2-3分钟方可品饮。品饮天山真香,别有一番情趣。将茶叶泡于玻璃杯中,起初枝枝茶叶在水中交错起落,吸足水后皆簇立杯底,恰似雨后春笋,栩栩如生,汤色芽影,赏心悦目,杯盖乍启,馨香扑鼻,细品慢啜,六腑芬芳。几泡之后,茶香犹存,余韵悠长。

地域范围

天山真香茶叶保护范围包括安徽省旌德县庙首镇、兴隆镇、孙村镇、白地镇、三溪镇、蔡家桥镇、云乐乡、版书乡、俞村镇和旌阳镇共9个乡镇海拔400—700米的高山茶园。地域边界东至俞村镇芳岱村、南至白地镇高甲村、西至庙首镇祥云村,北至云乐乡许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5′38.86″—118°44′15.43″,北纬30°07′19.28″—30°29′13.76″。茶园总面积1600公顷,年产量98吨。

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的特产“旌德天山真香茶”内容来自互联网,如果您发现信息有误,请联系我们纠正,十分感谢!
©试茶么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4339号 在线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