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规律
茶芽枯病是低温病害,仅在春茶期发生。春茶萌芽期3月底至4月初开始发病,春茶盛采期(4月中旬至5月上旬)最高气温在20~25℃时为发病盛期。6月中旬以后最高气温达29℃以上时停止发病。此外,茶叶内含成分也是影响发病的重要因素,春茶期,茶叶中氨基酸含量高,可促进病菌生长发育;而夏茶(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期,茶叶中茶多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高,则会抑制器孢子的萌芽,病害停止发展。品种间有抗病性差异,萌芽早的品种如黄叶早、龙井43号等品种发病较重;而萌芽迟的品种如福建水仙、鸠坑、大毫茶、祁门储叶等发病较轻。
侵染循环
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老病叶或越冬芽叶中越冬。翌年春天气温上升至10℃左右时形成器孢子,在水湿中释放孢子,并随雨水溅泼而传播,侵染幼嫩芽叶,2~3天后出现新病斑,进行扩展蔓延。
分级标准
茶芽枯病分级标准:0级,全部叶片无病斑;1级,1-20个病斑;2级,20-40个病斑;3级,40-60个病斑;4级,70-80个病斑;5级,80个以上病斑。
防治方法
农业防控: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春茶期实现早采、勤采,茶树上尽量少留嫩芽,以减少侵染来源,减轻发病;加强树体培养,增施有机肥,做好茶园覆盖等防冻工作,以增强茶树抗病力,减少发病。
化学防控:病叶发病率达6%以上的茶园,在春夏之交进行喷药防控。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10天),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进行防治。非采摘季节秋末喷雾45%石硫合剂晶体100~150倍液或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封园。
病原特征
茶芽枯病病原为真菌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叶点霉属的一种(学名:phyllosticta gemmiphliae chen et hu)。病部正反面肉眼可见到黑色突起小粒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器,显微镜下呈球形,顶端孔口较平或呈乳头状突起,直径133.3~253.2微米,孔口直径25.0~53.3微米;分生孢子器卵形或椭圆形,无色、单孢,大小4.4~7.2微米×2.2~3.3微米,遇水湿后大量从孔口呈管状溢出。
为害症状
茶芽枯病仅为害春茶期的幼芽和嫩叶,尤以1芽1叶至第3叶发生为多,嫩梢有时亦能受害,成叶、老叶和枝条不发病,茶树感病后,芽梢生长明显受阻。从春茶萌芽起,幼芽、鳞片、鱼叶均可产生褐变,病斑多自叶尖或叶缘先产生淡黄色或黄褐色小斑,以后逐渐扩展为褐色或黑褐色不规则形大斑,病健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边缘处有一深褐色隆起线,后期病斑上散生细小黑褐色粒点,以叶片正面居多,病叶易破裂并扭曲。芽尖受害呈黑褐色枯焦状,萎缩不能伸展。发病严重时,嫩梢也可为害,一般多在叶柄的基部发生,病斑初呈褐色,后向周围扩展,并逐渐变为黑褐色,严重时使病部以上的组织萎缩不伸展或枯死,后期在表面也散生少数黑色小粒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