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山白茶
三清山白茶,江西省玉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清山白茶产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地区,该茶是绿茶中变异的珍稀茶种。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中的2—3倍。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一半,属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贵品种。经独特工艺制作,外形条索挺直紧结。色泽嫩黄、绿润、鲜活、叶肉玉白,叶脉翠绿,汤色清澈,茶香馥郁;饮之滋味鲜爽,唇齿留香,甘味生津,为茶中珍品。
2011年0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三清山白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三清山白茶(江西省玉山县特产)历史渊源
玉山县是唐宋八大名茶产地之一,种植茶叶历史悠久,三清山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
三清山白茶始于唐,盛于宋,至清末产量居江西省首位,称之为“玉绿区”。
清同治县志记载:“茶以三清山产者,味特清洌。前志称:西坑茶与灵山并重,然不及三清远甚。”
20世纪70年代,玉山县紫湖茶厂投产,该厂生产的“三清云雾茶”曾被评为上饶优质名茶。另一种产品“紫湖春露”曾被中国茶叶研究所确定为优质名茶。但由于紫湖茶厂经营不善,20世纪90年代停产,三清山及周边茶业经济进入低迷期。
1985年版《玉山县志》记载,“怀玉山、三清山所产云雾茶,久负盛名”。
三清山白茶产品特点
三清山白茶,其形如凤羽,色如翠玉,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甘醇生津,汤色清黄明亮。“玉山怀玉”三清山白茶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性状独特,每年春天随着时间、光照和温度的变化,新芽嫩叶的颜色由嫩黄色变成玉白色乃至白色如纸。
三清山白茶总灰分4.78—5.25%,水浸出物40.2—41.6%,粗纤维6.11—6.53%,酸不溶性灰分0.09—0.12%,水溶性灰分碱度1.81—1.99%,氨基酸含量4.9—5.1%,茶多酚(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含量13.2—15.6%。
三清山白茶产地环境
江西省玉山县属于丘陵、半山区,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为中低山区,东南为低山丘陵区,中部为丘陵河谷地带(冲积平原)。整个地形为“五山、四丘、一平原,即山区面积占49%”,丘陵占14%,平原占10%,全县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0%以上。境内以红土壤、黄壤土、水稻土、紫色土居多,土地有机质丰富,是三清山白茶生长的独特土壤条件,为三清山白茶特有品质的形成提供了优越的地理条件。
玉山县地处信江源头,信江三大源流金沙溪、沧溪、玉琊溪均在玉山县境内,其中金沙溪起源于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三清山北麓,境内水源丰富,天然优质的水资源,为三清山白茶生产及特色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
玉山县三清山白茶产地属亚热带季风地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度,年平均降水量1818毫米,年平均相对温度78.5%,无霜期260天。非常适合三清山白茶的生长。
三清山白茶产品荣誉
2011年,三清山白茶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
2011年—2012年,三清山白茶连续两届荣获江西省名优茶评比金奖。
2011年08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三清山白茶”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2012年05月,三清山白茶获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名茶”评比金奖,获“江西省著名商标。
2013年,三清山白茶被评为“江西名茶”。
三清山白茶地理标志
三清山白茶主要分布于江西省玉山县行政区内的五个乡镇和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管委会的三清乡,以及紫湖镇、怀玉乡、下塘乡、横街镇、南山乡等乡镇。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缘、信江上游,东界浙江开化、常山、江山3县市,南接广丰县,西连上饶市信州区,北毗德兴市。素有“豫章第一门户”“两江锁钥,八省通瞿”之称。产地位于东经117°52′—118°25′,北纬28°30′—28°59′。介于海拔758至1182米之间。
(1)产地选择:三清山白茶适宜种植于黄棕壤土或红壤土。三清山白茶产地主要规划在三清乡、怀玉乡、紫湖镇、下圹乡、南山乡、横街镇,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的绿色食品茶叶产地环境的规定要求。
(2)品种选择:三清山白茶选用抗病虫、抗寒、耐热,发芽早、生长快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的白茶玉(产于土耳其的大理石)品种为主。
(3)生产过程管理:三清山白茶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有机茶(无污染纯天然的茶叶)生产技术规程》(NY/T5197—2002)执行。
为了保证三清山白茶的品质特色,应重点加强以下几个环节的管理:
A、土肥水管理
①深耕与基肥:一年1次或隔一、二年1次,以9—10月为最佳时期。深耕通常30厘米左右,基肥在深耕时施入,用量为堆沤后的农家肥2000千克/亩或饼肥500千克/亩。
②浅耕与追肥:浅耕追肥结合人工锄草进行,依茶园杂草发生情况,1年2—3次,第一次春茶前即越冬芽萌动前10—15天,第2次在春茶后,第三次在夏茶(夏季生产加工的茶叶)后。浅耕后施崔芽肥,以腐熟的人粪尿为主,结合开沟蓄水,防止水土流失与抗旱。
B、茶园铺草
铺草材料因地制宜,豆秸、绿肥、杂草、落叶、茶材等都可选用。铺草厚度以不露出地面为佳,约10厘米,一般每亩铺草量为1000—1500千克。铺草时间,5—6月铺草用于抗旱保水,干旱过后,在9—10月深埋当肥料;用于抗寒防冻,则在10—11月进行铺草,次年秋季深埋用作肥料。
C、病虫害综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利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措施,防治小绿叶蝉、茶毛虫(黄毒蛾属的一种昆虫)、螨类、蚧类。
D、鲜叶采收
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园定采的原则,做好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等合理采摘技术。提供提手采、轻折采、保持鲜叶芽完整、鲜嫩、匀净、不带蒂头。采用清洁、通风性能好的竹编网眼茶蓝或篓筐。在鲜叶盛装与贮存过程中要注意轻放、轻压、薄摊、勤翻等。要做好标记,常规茶园鲜叶与有机茶园(有机茶园是采用与自然和生态法则相协调种植的茶园)鲜叶要分开放。
E、生产记录要求
组织有文化有经验的种植户做好栽培、土肥水管理、防治病虫害、采收、出入库台帐等记录并加以整理,为三清山白茶的生产管理技术体系提供依据。
统一使用“三清山白茶”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注方法。
三清山白茶的包装标识要按照《GB/T19630.3—2005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的标准进行包装与标识,接触三清山白茶的所有包装材料要符合食品卫生的有关规定,必须无毒无害、无异味、不含有萤光和放射性等物质,要求干燥、防潮、阻氧等,能保持三清山白茶品质。包装过程要严防三清山白茶受外界污染。允许使用氮气作为包装填充剂,并可采用真空处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标有“三清山白茶”字样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成品茶必须附有标签,标签内容必须符合《GB/T19630.3—2005有机产品第3部分:标识与销售》的规定。
三清山白茶补充介绍
三清山白茶。江西省玉山县特产,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该茶产于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地区,该茶是绿茶中变异的珍稀茶种。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中的2-3倍。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一半,属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贵品种。经独特工艺制作,外形条索挺直紧结。色泽嫩黄、绿润、鲜活、叶肉玉白,叶脉翠绿,汤色清澈,茶香馥郁;饮之滋味鲜爽,唇齿留香,甘味生津,为茶中珍品。
三清山白茶是绿茶中变异的珍稀茶种。经生化测定氨基酸含量一般在6%左右,
三清山白茶冲泡后效果图集(4张)最高可达9%,是普通绿茶中的2-3倍。茶多酚含量比普通绿茶低一半,属高氨基酸低茶多酚的珍贵品种。采摘一芽一叶初展鲜叶为制茶材料,经独特工艺制作,外形条索挺直紧结。色泽嫩黄、绿润、鲜活;冲泡时似片片翡翠漫舞;冲泡后,叶肉玉白,叶脉翠绿,汤色清澈,茶香馥郁;饮之滋味鲜爽,唇齿留香,甘味生津,为茶中珍品。集观赏、营养、经济三大价值于一体,具有“高雅、淡雅、文雅”之韵味。-
三清山白茶
地域范围
三清山白茶主要分布于江西省玉山县行政区内的五个乡镇和国家风景秀丽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清山管委会的三清乡,以及紫湖镇、怀玉乡、下塘乡、横街镇、南山乡等乡镇。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边缘、信江上游,东界浙江开化、常山、江山3县市,南接广丰县,西连上饶市信州区,北毗德兴市。素有“豫章第一门户”“两江锁钥,八省通瞿”之称。产地位于东经1170521—1180251,北纬280301—280591。介于海拔758至1182米之间,地域范围保护面积1200公顷,年产量300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观特征:三清山白茶,其形如凤羽,色如翠玉,内质香气鲜爽馥郁,甘醇生津,汤色清黄明亮。2、内在品质指标:三清山白茶总灰分4.78—5.25%,水浸出物40.2—41.6%,粗纤维6.11—6.53%,酸不溶性灰分0.09—0.12%,水溶性灰分碱度1.81—1.99%,,氨基酸含量4.9—5.1%,茶多酚含量13.2—15.6%。3、安全要求:三清山白茶安全卫生指标符合《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T/5197-2002)和《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T/5198-2002)的规定。